December 29, 2009

台灣主權雜想之二-- 民族主義

以下是對於第一篇裡的經驗反思過後所寫的
這些思路歷程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
有著深刻的意義
(接下來計畫還有兩篇,要討論較為晚近以來的想法)

--------------------------------------------------------------------
簡單地來說,我在這裡與中國學生的互動,就是一種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吧!為了避免話不投機時的尷尬,也為了多練習英語,在充滿國際學生的場合裡,我總有意識地不去主動搭訕中國人,也不主動把交談語言轉換成中文(這裡中國學生說中文的風氣挺盛的) 。

有關政治這個話題更是。明知道他們在國際關係上是強勢一方,即便在這裡也是學生勢力龐大,主動提起?我不是笨蛋。如果被問起是不是Chinese,我總是說我是台灣人,不直接承認或否認原本的問題。這樣也沒錯吧。就算是中國人也可以報上祖籍哪裡吧?

就像反作用力唯有作用力出現的時候才現身一樣,我對他們保持著不主動的距離。我的確是有期待獨立的立場,但是也不會想要宣示或宣傳。

我對於對岸人士對統獨問題的見解瞭解不多,但聽過J 的上海大嫂說: 「我們才不在意台灣獨不獨立,只要你們別支持法輪功就好。」今年八月到上海去玩的那一趟,也曾在理髮店裡跟理髮師們交談過,其中一個人被其他人笑稱是國民黨遺留在中國大陸的後代,因為他對於共產黨多有批評,更完全不支持中國應該取回台灣。我天真地相信了那是他的意見。稍後父親告訴我,那只是他們做生意的人討好的圓融狡詐,明知道我來自台灣,總不想得罪客人。

之前跟那位同學Y 的討論真的很棒。我先說台灣回不回歸對台灣人很有差別(國際地位上, 政治制度上) ,但是對中國大陸的人真的有差別嗎?比如對於一個普通的中國鄉下農民,台灣回歸了沒有,有差別嗎?我不認為有。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問他假使這樣是不是中國的民眾並沒有必要插嘴這個問題?

他的反應是:怎麼會沒有差別!中國民間普遍地對於台灣回歸抱持著期待。繼香港澳門之後,台灣,這僅剩的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的歸來,對於民族主義將是多麼大的鼓舞。

我提出之前所聽到的兩位上海人的意見。Y 告訴我那並不是普遍的。他認為上海是個特殊的地方。但是除了上海,在全國各地其他地方,普遍都是有共識要收復台灣的,而且相信最終解決之道就是訴諸武力。

我覺得很神奇。這樣的理直氣壯地討論使用武力,而從不覺得戰爭帶來的死亡足惜。到底是怎麼樣強大的力量驅動這樣的盲目呢?不把屬於某個集合名下的人命當做人命來看待,而能夠想法如此堅決。究其根本,我看到”民族主義”一辭浮現。

這似乎解釋了我一直疑惑的許多問題。台灣一向缺乏民族主義。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也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台灣居民對於認同始終無法聚焦。應該說是,如果台灣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有兩種可能:一種民族主義的選擇是大中國民族主義,承認並接受我們與中國大陸的血緣,期待民族的統一,大家何不高高興興擺脫美國的操弄,與中國開始商談條件統一;另一種民族主義的選擇是屬地性的,從此定義現在台灣的組成份子為一個民族,包括原住民,早移民過來的所謂本省人,晚移民過來的所謂外省人,以及所有其他如外籍新娘,落籍人士等等。如果台灣有強烈的第二種民族主義,則會想要宣示台灣的主權獨立。

問題是沒有。台灣其實根本沒有民族主義。沒有強烈的,共通的民族主義。有的只是不敢檯面上大聲喊的想念家鄉的大中國主義,跟最近喊得很大聲卻其實以曲解政治對手,將錯誤觀念暗渡陳倉以利己的”台灣人”排他民族主義。因為欠缺強烈的民族主義,台灣彷彿並不感覺迫切。很多人都說:現在事實上就是獨立自主,何必喊出來刺激對岸?滿意於維持現狀,避免爭端,原因或許就是台灣人不認為他需要宣示他自己。

跟Y的一席話簡直讓我覺得,像他這樣的中國青年對台海問題認真得驚人。因為對比於我自己從不覺得在台灣誰是認真嚴正的想著這個問題,政治人物看起來都恐怕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同學朋友之間也沒見過誰會很喜歡談這個問題。(試想: 你遇到中國大陸來的人會想趨上前去知道他對這個議題的看法嗎?Y 以及我在課堂上遇到的L就會!他們對我這個台灣人的想法有興趣。)

台灣一向缺乏民族主義。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也其實不是一件壞事。至少現在政治新聞看起來像娛樂新聞,強烈支持者們多半像瘋狗多過像以生命堅持理念的烈士。這對我來說沒什麼不好。這是我熟悉的台灣景象。如果有一天有所改變,不知道我會不會覺得很懷念……


read more...

台灣主權雜想之一-- 個人經驗

這一系列文章是用來紀錄我自己這幾年來
關於台灣的主權問題的遭遇與想法
特別是與中國的牽扯

以下是我初到美國的第一個月所寫下的文章
應該算是紀錄了一場我所經歷的文化衝擊
場景是開學前我所參加的新生訓練會場
訓練內容是為了加強國際學生之後當助教的能力而設計的

-------------------------------------------------------------------
這件事的起源是因為在新生訓練的場合上,有一段是分成小組做授課練習。因為這是個各國學生薈萃的地方,理所當然地很多人選的授課內容都是自己的家鄉。我也選擇了介紹台灣。但是因為組裡10 個人裡有4 個人是中國人,我為了避免政治敏感,並沒有多提台海問題;而且雖然不願意,我的報告裡卻始終稱台灣為我的家鄉(my hometown) ,或是美麗的小島,避免使用”我的國家(my country)”這樣的字眼。也算是一種對於聽眾組成份子的尊重。(因為無法預想他們的立場與反應,而那個報告練習的重點也該著眼於身為一個未來要授課的人的表達能力,不是我們組裡的私人衝突) 雖有提到台灣長久以來受殖民的歷史,但是中國問題部份,就只是說這是一個進行中的不明朗情況。我比較著墨於台灣的獨特地理與生態環境。這個報告很順利。好幾個新朋友都很喜歡。他們都覺得很驚奇,也覺得增加了對台灣的認識。

在我報告完之後,三位中國學生也都有報告。但是他們紛紛選擇了其他課題來授課,沒有選擇介紹中國。直到最後一位中國學生,他介紹了中國。他從失去外蒙古說起,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中國地圖,把秋海棠變成了老母雞。又畫出台灣,用大中國主義說如何地希望台灣投歸祖國的懷抱。現場我心底有很深的悲傷,遺憾我考量過後決定付出的尊重,竟然還是沒有換到對方尊重;但是也還是打定原來的主意,把重點放在我們的授課訓練上,避免跟他有衝突。但是就算撇開他的政治理念不談,他的介紹還是既短又空洞,淪為口號。在場其他外國學生們都紛紛表示錯愕。

因為我的英文比那位中國學生好,所以認識的、交談的人也比他多。之後我認識的好幾個人都來問我:你當時心裡怎麼想?有的人當天問,有的人隔了將近一週才問起。總之當時的狀況就是我從不主動提起,但是其他國際學生都會好奇起來這樣的地步。身邊的人都覺得那位學生的”演說”近乎挑釁。

同一天稍晚,另一位同組的中國學生遇到我就向我打招呼。表示他想跟我談談台海問題。因為他的形象比起剛提過的那位學生要來得友善且理性,所以我也不介意一談。於是我們就在走廊上開始了那場後來讓我的詢問度大增的討論。

他真的是很理性地在討論。我們互相表述自己的看法,也分析我們兩方對於民族情感、政治現況、經濟上的合作必須、人民的普遍態度、甚至美國對此問題的涉入云云,等等不同的意見。那其實是一場還蠻有趣的討論。的確讓我更明白一些前所未聞的看法。其中,卻也還是讓我見識到了這位已經是很理性的同學,卻還是相堅持著中國對他們的催眠:「台灣回歸祖國是一定要解決的問題, 而且不是台灣人民能決定的。」話說到底,仍然就是武力恫赫。

最後這場討論是被新生訓練的下一個行程打斷的。那天匆匆結束我們的討論我也就忘了,但是之後實在太多人問起,所以我就一次又一次地解釋。
「不,我不會同意課堂上那位同學的看法。」
「 是,我覺得他有點挑釁。」
「但是,不,我想在新生訓練裡討論這些不太恰當。」
「對,後來跟另一位同學在走廊上用中文交談了很久的就是我。」
「是, 我們是在談這個問題。」
「想要知道台灣的歷史跟我們這一方的政治意見嗎?」
「 我很樂意解釋!」
所以我毫無保留地解釋了我所知的中國與台灣的歷史民族淵源,國民黨政權的開始與之後曾發生的省籍問題,這幾年內的政治制度改善跟言論自由的大增,台灣普遍缺乏民族主義的催眠所以現在意見仍然很分歧,有人想獨立, 也有人想統一,各有利益考量,也都受限於國際情勢而綁手綁腳,台灣有時淪為美中各自利益的談判籌碼。諸如此類。所以我之後跟牙買加人R, 英國人L, 德國人M, 美國人K 都解釋過。

演練授課當時,考量場合的緣故委屈了台灣。之後卻有小小的小小的機會跟很多人有更深的討論,終於有為台灣發聲的補償機會了──現在我覺得好多了!希望他們會記得這個小小的討論。

這是個在台灣怎麼也不會經歷的問題。而那些聽過我解釋的人,也都會談論他們國家的狀況。像是東西德問題,英國的愛爾蘭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培養國際觀吧。真的是很精采的生活,很棒的開學前序曲。

p.s. 第一次發現,原來英文練好真的可以佔到優勢。那些中國人就沒辦法這樣跟外國人解釋,誰叫他們老喜歡湊在一起說中文。不過也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啦。系上的X 學姊(山東人)就很棒啊,羽球隊的人也有很善良的。總之就是不談政治就沒事囉。


read more...

October 29, 2009

推薦的電影(2)

最近看的電影大大減少
所以能夠推薦的片也少了
不過還是紀錄一下最近看到的有趣的片子

The Dinner Game/Le dîner de cons (The Dinner of Idiots) ★★★☆☆
Le dîner de cons這個故事從一個有錢人身上開始
為了與朋友之間的一個娛樂活動
他要尋找一個最蠢的人,帶著他參加一場晚餐
這是一部有點年代的片子了(超過十年前)
開頭看起來倒是還好
但是最後看完卻有想要拍案叫絕的感覺
這種滾雪球式的混亂一向是喜劇的常用公式
累積事件之中有足夠的可信度
以及最後讓一切攪在一起則是展現巧妙的地方
這部片的規模不大
但是每一步都還算有趣

一查之下,發現目前美國版的翻拍Dinner for Schmucks 正在拍攝中
我在這時候看到舊片,還真是巧合

Tell No One/Ne le dis à personne ★★★★★
Ne le dis à personne一個醫生多年前失去了摯愛的妻子
當年的兇殺案並沒有偵破, 他也被列為主要的嫌犯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有關他妻子的神秘電子郵件
要他不要告訴任何人......
主要應該算是劇情片
但有許多的追逐畫面讓整部片一點都不悶
現在回想起來我會覺得這部電影還蠻複雜的
人物跟場景都有很多次轉換
可是觀看的時候完全不覺得交待不清楚
這應該表示, 這部片很成功吧
(啊......這部片也要籌拍英文版了......)

A History of Violence ★★★★☆
A History of Violence我從來都不喜歡暴力主題的片子
即使像是J 推薦過的追殺比爾,或是C 寄來的萬惡城市
帶著漫畫或誇大效果的包裝,減低真實度
我還是很難接受
對這部電影會產生興趣是因為之前很短的時間內連續看了三部片
Paycheck, Memento, 跟 The Number 23
都是類似的主題
"失去記憶的人尋找失去的記憶"
Paycheck 非常難看,強烈反推薦 (我是為了烏瑪舒曼而看這部片,結果很後悔)
Memento 的劇情需要觀眾耗費腦力與理解力,我定義為很好看

此片的幕後花絮之中, 導演提到他想要強調肢體暴力
所以與其使用遠距離的槍枝射擊
他使用了大量的貼身戰
劇中人物挨打之後的骨頭錯位或是出血
都儘可能地講求貼近真實
對很少看這類片的我來說,很難得我能看得下去
因為還是很有劇情片的氣氛,以及貫穿全片的流暢度
這部片雖然有很多打鬥與流血場景
但是我還是覺得非常好看
另外因為我很喜歡演出男女主角的演員
所以額外加分

Interstate 60 ★★★★☆
Interstate 60這部片是回到未來系列的編劇所自編自導的作品
劇中年輕的男主角正因為事業發展的選擇而迷惘
種種原因,讓他展開了一場帶著幻想色彩的長途旅行
劇情敘述他沿路所遇見的人事物
以及追尋理想中的女孩的過程
說起來這樣的結構接近另外兩部電影Wristcutters 與Big Fish
另外這兩部也是有趣的電影
視覺效果上可以說都優於此片
但是我自己的喜愛與推薦程度則是此片略勝
因為我覺得這部片子雖然感覺得出來很生澀
串聯度或是完成度感覺都比較低,劇情也不見得比較出色
但是"探索人生中的機會與選擇"這樣的主題打動了我
所以推薦值得一看
Michael J. Fox 發病後難得一見的客串出場
也值得享受


read more...

討論與多元意見

這是數年前當討論板板主時寫的文章
翻修讓它變得適用於更廣的範圍
作為自己的文章收集

---------------------------------------------------------------------
討論時首要就是注意語氣
討論板上的使用者充其量也只是與你有著不同意見的人
如果嫌對方的辯論功力不足, 知識不足, 邏輯不通
諸多不滿, 也應該盡量不要在文章裡混淆一併討論
因為討論之間, 任何人的意見都是可貴的
你的不留餘地並不會增加自己的論點的可看性
當你自覺自己一定是對的,清醒的;對方一定是錯的,愚昧的
這一刻,就已經失去了討論的餘地

其次要注意集合名詞
比如你是一個"大學生", 而持某種觀點, 不代表所有"大學生"都贊同你
對方是一個"大學生", 而持某種觀點, 也不代表所有"大學生"都贊同他
相似地, 以上語句代入任何群體名詞都同樣適用
所以討論時應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這樣的群體區隔
因為你無法為其他人發言
--即便你們有著某部分的共通也一樣
相對地
他人的言論也不代表所有與他同群的人的立場
--不需要因為憤憤不平就做出群體攻擊
特別是帶有貶抑意味的集合名詞
使用起來往往是為了為自己壯大聲勢或是為對方扣帽子
假如可以, 盡量以個人的立場發言
畢竟這是怎麼也錯不了的
我是個人, 我有個意見, 這就沒有爭議了

最後就是注意量詞
這跟上一點相似
注意量詞就是減少使用"所有" 或是"都" 這樣的武斷措辭與想法
避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但是這點也可以在強調個人立場的前提下達成

希望討論之中仍可以有"人與人的互相尊重"
這應當是參與討論的人都可以接受的共識
尊重, 不論對方是誰, 都不要泯滅對方言論的生存空間
廣開討論之門, 增加彼此瞭解的過程中, 措詞應小心再小心

關於爭議話題的討論態度則應該更加寬容
即使你強烈反對某個議題
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要治本而不是治標
討論的內容可以是
"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的存在?"
"這是無可避免的嗎?"
"該怎麼解決會更好?"
而非只是視為一種絕對的禁忌,拒絕討論
甚或對於提出相反意見的人做攻擊

對於持不同意見的人更該寬容一些
藉著別人的例子, 面對自己心裡的價值觀考驗
經過討論, 多接觸與自己不同的意見


read more...

關於性犯罪

這篇文章是幾年前在bbs站PTT 的Sex討論板上寫的
當時原本的討論主題是性侵害的罪犯刑罰
但是我對於教育社會大眾心理的這部分比較感興趣
所以剪貼這幾段稍加修改發表在這裡
也算是收集自己的文章吧
斷頭斷尾所以看起來很奇怪的話
就只好容忍了

--------------------------------------------------------------------
性犯罪是再犯率最高的犯罪行為之一
除了提高假釋門檻, 加重再犯刑罰之外
我們還能怎麼做?

當事人的面對

加強性教育, 讓女性與孩童明白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的自主權
怎麼避免危險, 拒絕危險
或是已經遇到了危險該怎麼應變
孩童的部分要儘早教育
女性的部分則可以加強簡單的防身訓練

被害方的應該採取的正確反應也是事前教育重要的一環
一旦不幸受害
事件發生後
要盡量記住對方的特徵,以及別洗澡直接到醫院驗傷與留下檢體
這些小小的舉動對於之後的司法過程有莫大幫助
注意後續的追蹤檢查 (有無懷孕, 有無感染性病)
避免二次傷害
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觀念

首要的心理建設則是: 被強暴的一方並沒有錯, 你的人生也不需要因此完結
過度的憐憫反而會讓被害者覺得自己是殘缺的
應該要倡導健康的觀點
讓被害者可以接受輔導或是對信任的人傾訴, 而不覺得需要隱藏
多支持勵馨基金會這樣的組織
教育被害者站出來呼籲,喚醒警覺,避免其他人繼續受害
不要讓性犯罪一直成為報案率過低的犯罪

社會的面對

蘋果日報完美的強暴才會得到同情這則報導的標題
以及其中敘述的大眾心理
值得人深入追究
受害者卻得不到同情--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性侵害沒有清晰的標準
相較於在一般暴力傷害的案例中, 很少人會懷疑被害人作假
強暴案件如果具備
陌生人犯案 + 有其他的肉體傷害, 或有目擊者
-->這樣的案件所受的質疑自然較小
發生在認識的人之間 + 沒有其他明顯的肉體傷害
-->則變得很難在審判上佔得上風
偏偏熟人施暴卻是發生案件裡的大宗
許多狀況下被害人口說無憑
雖然殘忍, 但是這些第三者的質疑其實也其來有自

許多人在討論中不斷提到"假強暴"實在是令我匪夷所思
這樣的案件比例到底有多高?
我強烈覺得只是因為它聳動所以吸引注意力
不管是被害者的親友或是不相關的人
你所可以做的就是不要給被害人帶來二度傷害
而不信任或是譴責的態度正是最大的傷害
(例: 一定是被害人吸引變態, 給了變態機會等等)
我並非說假強暴不存在
但是因為擔心"搞錯"所以不惜讓真正的被害者孤立無援? 這很荒謬

有關一個我讀到的真實小案例:
美國2005 年有一樁32 年前的強暴案
受害者H女士即將出庭作證
為什麼會延宕32 年呢?
因為過去對於強暴案的處理很不尊重
以前封閉的社會多少還會認為被強暴者也有責任
陪審團是男人
法官是男人
被害者當年是在家的時候, 被入侵的罪犯以被單蒙住頭部後, 挾刀施暴
鄰居因為聽聞尖叫聲所以報警
犯案過程中H沒有看見過犯人的臉, 所以指認困難
當年在醫院驗傷存證的時候
醫師甚至在鑑定欄裡註明
這位H 小姐"情緒過於冷靜", 對於她是否受強暴持疑
當年的審判過程現在的她回想起來說:
"被強暴一事我知道不是我的錯, 但是上法庭的過程, 我知道我是自找的"
最後當年的案子裡嫌犯被釋放
而H 之後對獨處於室有恐懼, 並有失眠問題
由於心理障礙無法與他人有肢體親近, 至今沒有結婚 (58 歲)
現在由於科技的幫助
所以調出了當年存證的H女士受侵害時的底褲
以DNA 比對為證據, 重新起訴了這位後來犯下另外20多起強暴案的罪犯

比起抓不到罪犯, 抓到了罰得不夠重,造成縱容累犯云云
這樣一位堅強的受害者自願站出來指認, 都還面對了這麼大的阻力
這才是社會最該檢討的起點


read more...

August 29, 2009

關於死亡(三)


三、幾種可能的死亡觀點再深入:

在進入真正讓我感興趣的一些思想,所提出具系統性的生死觀之前,我們隨著傅偉勳先生敘述,先來看看一些面對死亡的例子: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伊凡死前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說:「死是完了,不再有了!」p.71 這是一種十分灑脫的最後覺悟。但是誠如傅偉勳先生的意見,這樣的體悟是被動的。相較之下,他對於《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中,斯各特‧聶爾玲先生的:「我不要大家表示悲哀沉痛,我要在我床邊的人們保持安靜與尊嚴,表示瞭解與歡樂之心,心平氣和地分享死亡體驗。」p.94 似乎給予了更高的評價。
記得看過一篇愛倫‧坡的小說,篇名叫《過早的埋葬》,它敘述一個人患有罕見的疾病,稱作「僵直性昏睡症」。他往往會熟睡不醒甚或乍然昏倒,然後進入一種像是假死的狀態,不仔細覺察,根本就彷若一個死人,然後需要數天、甚至數星期才會甦醒。他一直害怕在路上發病,被不認識的人當作死人處理,甚或被當作屍體埋掉,因此他絕不敢離開熟識的(知道他這個宿疾的)親友,也不敢做任何運動休閒,還千方百計設計了可以由內開啟的棺材,給自己備用。日日夜夜,他被這「有一天會被活埋」的憂慮纏絞得透不過氣來。有一次他醒來的時候,發現置身在一個窄小的、黑暗的地方,他心裡想:「終於還是發生了。」,所有的恐懼瞬間湧上來,到達了最高點,他竭盡全力地碰撞掙扎,突然聽見人聲,才發覺他自己是昨晚在一個窄艙中睡著了,而醒來一時想不起來身在何方罷了。從此以後,他不再做惡夢了,也開始運動、享受人生,而鮮少再浮起擔心被活埋的念頭,不知不覺間,那怪病也就沒有再發生過了。
(海德格)面對死亡,我們所產生的不安心理是漠然無奈之感,因為死亡並不是特定對象,因此就表面上看,雖有所謂「死之恐怖」,深一層地說,應是「對於死的不安」才對。p.221 我們可以說,分析這樣的一個故事,愛倫‧坡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情境,使得一個人假性地「彷彿」瀕死,而再回到現實。主角雖然怕死,但在以為失去了生命之時,才發現過去所過的人生根本形同死人──沒有目標、沒有意義、甚至也不教人愉快。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需要平衡的點:沒有對死的意識(awareness),不懂得及時把握生;對死的意識過度,失去了展開生的開懷胸襟。
在開始探討如何尋找終極真實之前,我們應該先有一個認知,那就是 以心性體認為本位的任何真實宗教都有同等的存在意義與價值。p.186 甚或,應該拓展來說,不論是宗教、哲學思考抑或治療法,只要是含有提供人思索生與死的方向的任何來源,都是這樣的。因為個人背景不同,發展出來的信念也將不同。所以這裡先簡述讀到的各式說法。

Ⅰ. 傅朗克──自由意志
第一階段,傅朗克以人皆有自由意志的假設為出發點,認為有了意志自由 ,就天生有探索意義的意志 ,而探索意義之中,又以人生意義 為最強烈想探知的意義。
第二階段,他認為,人生是一種課題任務 / 使命 p.201 。他並且提出了三種層次的使命,其中傅氏認為,最簡單的是創造的價值 ,其次是體驗的價值 ,再其次是態度的價值 ,態度的價值也就最重要。
進入第三階段,培養態度的價值又分為三種:他認為受苦 可以轉化為生命的動力(因為想改變逆境,所以加倍努力),責疚感 可以讓人往更好的方向改變自己,而死亡 / 無常 帶來的壓力可以增添自我責任。
傅朗克的模型其實還是接近從「生」來著手,對於死亡與無常的討論其實還不算多,但是這裡提出的觀念很接近先前略述的,死亡給了生命時間一種限制,使它顯得更珍貴。而這個模型雖然提出了創造、體驗、態度作為人生的意義,但是我還是不能體會出這樣的「所謂意義」之中,終極真實究竟是什麼?只是如他所敘,是人擁有自由意志的自然結果。

Ⅱ. 佛教世俗諦
a. 死後輪迴
在種種地方不難發現,傅偉勳先生於書中避談輪迴。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一種「信仰」,不一定是一種普適性的意見。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現代生死學雖不排除「個體生命死後繼續存在」的任何可能性,但認為此係第二義(指相對應於世俗諦);我們在現世經由心性體認所建立的生死信念與生死智慧才是第一義(指相對應於勝義諦)。p.235 簡單地說,就是如果我們因為相信死後可以到達某個極樂世界而對死亡沒有恐懼,那就會變得不想建立健全有益的生死觀,也不以我們所知的人生為一種課題任務或使命,卻只想逃避到另一「美好」世界的不負責任態度,絕禁不起生命的考驗。p.235 所以傅先生並且提倡以我們此時此刻直到死為止的未來,據此設法早日培養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p.236
b. 斷欲的人生
有了以上的體認,傅偉勳先生並以他個人在病床上的體認,作為所謂「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的例子:
我們所謂「怕死」,其實是「怕自己」,而所謂「怕自己」,尋根究底不外是「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包括愛人、家屬、好友以及自己所偏好的世上東西。如用佛教分析予以說明,我們所以「怕死」,表面原因是自己在世俗世間的「渴愛」,根本原因則是我們自己的「無明」;由於「無明」我們執著於「我」,由於我們執著於「我」,也就更進一步執著於我們在世俗世間所渴愛著的一切。p.252
這「執著」的心,就是所謂無明 這個根源所帶來的。也就是,它是一種向下墮落的欲 對人的拖累,所以要去除這樣的欲。涅槃即是「斷滅」,意謂渴愛慾望永盡無餘,亦謂貪嗔痴三毒的徹底斷除。p.144 但是,除了佛家的說法,一種身(desires)、心(reason)、意(spirit)三方面的調和,是不是也可能呢?人當然不該為「身」所主導,但是因為斷欲畢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不是人人可以達到,甚或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心」的節制 的前提下,適度滿足,而不要造成「意」的不平衡(例如為身所主之後卻又後悔的心情),那麼,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

Ⅲ. 森田──機械化的「事實唯真」
森田主要發展的方向,與傅朗克的理論功能較類似,希望作為立即直接的治療之用,所以自然也是由「生」著手。森田把像是《過早的埋葬》中主角這樣疑神疑鬼的個性稱呼為神經質 。他提出神經質症患者與一般正常人相比,生之慾望強過一倍,死之恐怖也強過一倍。p.220 這樣的論點,認為對死亡過度恐懼會造成身心不協調,所以他採用了一種奇特的療法:在患者初到治療區的時候,使之臥床並且完全限制其活動至少一週,之後若患者出現活動欲,他就認為這是一種「生命的覺醒」。p.216* 很接近一種體驗失去活動力的死亡形式,也可以為《過早的埋葬》做一個有趣的印證。
另外還有一種患者被森田稱做強迫觀念症 ,特指心中背負了「應當如此」、「希望那樣」等帶有一面性自我價值判斷的思想,與「就是如此(唯真)」的事實之間形成對立矛盾而解不開。p.222 這樣的情況。對應上面來說,如果貪嗔痴是一種向下墮落的欲 太過強烈所引起的不均衡,那麼強迫觀念症便是一種向上提升的欲 太過強烈所引起的。這聽起來一定十分地不合理,既是向上提升的欲,怎麼可能會不好呢?可能是心的理想太高(譬如說完美主義),在實踐尚無法馬上達到自己的要求,就無法承受自己的錯誤,而視為不可饒恕的罪,強加自己過大的壓力所造成;也可能是那樣的價值判定自己根本沒有心服口服,而是外人強逼著外加、外鑠上去的,在無法實行卻又不敢反抗的狀況下所爆發出來的。如果能夠接受這樣的狀況與佛家的斷欲是類似的,那麼或許就不會太訝異看見像是「有人將此幼兒之心喻如禪悟,其實唯一共通之處祇在毫無執著而已。p.219 」這樣的類似對治方法(放下執著 )了。
解釋過這些病狀之後,森田的採用的治療是體現「服從自然」、「事實唯真」等禪道意味的本心態度。p.216 這卻又與上述略有不同了。我們不妨解釋為「當世人生出『美』的心,『醜』就隨之而至了;當世人生出『善』的心,『惡』就隨之而至了。」所以最好的是不生一念,一切本來一體,正如《活下去》中渡邊說的:「生活本身就是意義。」p.75* 我們不妨吊詭地補上一句:「也就是無意義。」

Ⅳ. 佛教勝義諦──本來一體
理智的觀念主義者或求全的理想主義者,容易忽視生命存在的自然流動性,卻對瞬息變化著的生命現象,硬加善惡、苦樂等等價值判斷,徒增內心的掙扎矛盾。p.218
正確地肯認(生命)現象,並絕對承擔承受,就是「事實唯真」。人的存在乃是天地自然的生命現象的一個表現,絕對無條件地承受自然現象,就是「服從自然」。p.218
道家的生死觀並不假定天與天命之類的宗教超越性源頭,而是基於自然無為的天道或天地之道。p.164
如果你不能夠時時刻刻經驗心理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實地生活。從已知中解脫*p.131
對獲致解脫的聖者而言,世俗世間與涅槃境地原來如一,本無所謂苦樂、生死等等二元對立可言。p.147
莊子:「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p.168
莊子:「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p.171
莊子:「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p.172
總之,莊子的物化或化機徹頭徹尾祇是自然必然的循環無端,宇宙一切出入於「化」,如此而已,毫無超越「道法自然」的任何人為價值判斷。p.170



read more...

關於死亡(二)


二、從爭議性話題談「自由意志──死亡」:

關於生命最有價值的部分,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定義。而我給自己的答案,就是自由意志的存在,也就是自主。在我看來,如果失去了這一部分,人生也就失掉了大半意義。所以,關於死亡的議題,我想先以這樣的角度來觀察與解釋。以下,就選擇幾個書中亦多有提到的爭議性話題作為起點。

Ⅰ. 安樂死
現代醫學提高了生命的「量」,而未提高生命的「質」。p.38 所以慢性病患或植物人雖得以延續生命,卻往往成為家人的負擔兼或身受極大的痛苦。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地產生了結束生命與磨難的念頭。傅偉勳先生於書中整理了對於安樂死持正反兩面意見的各界,所舉證的一些理由如下:p.43*
贊成
*人對於如何結束生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如承受極大病痛的病患,能夠提供解脫而不准予施行是不人道的
*為了維護病患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尊嚴
反對
*生命是神聖的,不能以人力介入
*權力濫用與人為誤診的可能性存在
*殺人與自殺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違反道義的

基本上,我是贊成安樂死的。所以對於以上贊成方的原因,我都頗能接受。因為我個人對自由意志的高度重視,所以無法接受像是「神的旨意超越萬物,掌控著生命」這樣的觀點。雖然涉及殺人與自殺(一般自殺,且容後再談),但是所謂 終極意義並不等於是道德意義。p.162* 如果去結束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又為什麼它是可以辦到的呢?如果去結束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難道眼見一個人向你乞求而不伸出援手就是被允許的嗎?
但是畢竟安樂死所牽涉的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尤其如果是患者本身已經失去自主的時候,問題就更加複雜了。牽涉權力濫用或發生誤診等等問題,的確是難以駁斥的人為實行困難。唯有不要避談死亡,引入西方的觀念,諸如提早立遺囑、保壽險等等,才能夠防患於未然。雖然近年已經小有成就,但大多數長輩聽見年輕人談這話題,還是免不了地要不認為別人心有歹念、要不就覺得「不吉利」,總教人無可奈何。彷彿去提它會加速它的到來,又彷彿不去提它它便不會來似的駝鳥心態。或許我們的社會是該好好面對了。

Ⅱ. 墮胎
同樣是結束生命,比起安樂死所要終結的是一個老病的生命,墮胎等於是要扼殺一個生命的開端。我想這樣去看待這件事:已經存在的,總比未知的珍貴。所以我認為,孕婦或孩子的父母雙方,有權決定墮胎與否,也就是,基本上,我是贊成墮胎的。
書中,傅偉勳先生曾提及日本導演黑澤明的電影作品《活下去》中,一段這樣的劇情:
渡邊:「三十年來,我就像木乃伊一樣,這都是為了我的兒子。但他不了解,也不感激。」
女孩:「您不能這樣責怪他,他並沒有請您變成一個木乃伊。父母都是一樣的,我的母親也說同樣的話,她說她為了我而受苦。我當然感激她生了我,但我對她生我,並沒有責任啊!」p.79
因為所謂親情(或是世上任何形式的付出),都不該建立在一種「義務」或是「討人情」的意味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親情,該是一種自然流露與憐愛;孩子對父母親的回報,該是真正的有所感動而為。所以,如果在懷一個孩子的同時,將要生養他的人確定無法供給它一個生命所需要的,那麼,就不如不生來得好。如果我們引用與上一議題相同的論點模式,就該說是:如果拒絕迎接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又為什麼它是可以辦到的呢?如果拒絕迎接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難道使一個生命受到磨難就是被允許的嗎?
或許在「尊重自由意志」的觀點上,這是有點悖離的,但是事實是,一個胎兒是沒有機會、沒有辦法行使他的自由意志的(除去他無法開口不說,就連已出生的幼兒在未懂事前都還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表達)。既然決定「使他出生」的責任他無法擔負,而必須由父母負責,那麼當他交出選擇權的同時,也交出了父母選擇「不使他出生」的權利。所以我轉而尊重父母的選擇。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贊成並不等於鼓勵。贊成只是認為,有這樣的需求的時候 人們有這樣做的權利,而旁人很難干涉,也不應干涉。畢竟,你無法替代任何人人生中的責任。但是作出這樣的選擇之前,當然是該三思再三思的。

Ⅲ. 自殺
佛教對自殺的態度是,並沒有強烈而直接的譴責,但是也認定它是一種反自我本質、反自然、無法跳脫輪迴的舉止。p.36* 我們也可以直接說它是一種無法解還業報的行為。而反自我本質,可以說是違抗前面稍稍提過的戀生懼死之心。因為人類天生對安全感有需求,而「已知」就是一種重要的安全感來源。人對於死亡的懼怕,是由於對死亡的無知。鄭石岩序 因為人知道活著的滋味,卻不可能知道死的滋味,所以就會任想像力馳騁,而愈往負面推測而去。一切的自殺(包括安樂死),就有點像是,無法承受當前的不堪狀況(這也包括了企圖安樂死的病患)認為任何未知都不會比現在還糟了,所以暫解了對死亡的恐懼。反自然來說,就是在生命未到終點的時候去結束它,而求死的原因,可能純粹是「看不出來活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因為「向死存在」的單獨實存不到生死關頭,多半彰顯不出海德格說的「實存的(真實)本然性」。p.83 用白一點的說法來講,就是不到生死關頭,人不容易思覺出存在的意義。以下有個說法:
因為一般人對於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於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於局部不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於弱者;有的見眾人爭相下車,而退在後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得太長。像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這樣長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以減少許多凶險殘慘的爭鬪,而與火車中一樣地謙讓、和平,也未可知。豐子愷文選p.4
就因為生命彷彿太長了,所以許多人像是從未想過它也有盡頭,所以揮霍,也所以不甚思考它的意義,甚或任意地結束它。終極意義的肯認,是在生死交關的極限境況下,足以支撐人的生存勇氣與生命試煉最後的精神支柱。p.196 而自殺的人,顯然就是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終極意義,而無法支撐下去。那麼,到底什麼是所謂的「終極真實」呢?
世界上偉大的思想、宗教幾乎都會對於「終極真實」給出自己的一套解釋。例如基督教的永生天國;印度教的輪迴結束,與梵我、神我合一;佛教的涅盤境地;道家的與道同玄;甚至是儒家定義裡的人道、天命之道的實現,與個人的安身立命。p.67* 以及我個人接觸到的,柏拉圖所提出的身(desires)、心(reason)、意(spirit)三方面的調和。以下僅就我比較有興趣、有體認者擇述。



read more...

關於死亡(一)

這一系列舊文是自己大學時期的文章拾遺。當初2009年按下未發,則是由於摯友O的緣故。現於2020年按下發表鍵。


死不是生的對極
一、死亡的重要性:
*普遍的重要性:「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它的一部分」
*現代尤然:社會型態的轉變

二、從爭議性話題談「自由意志──死亡」:
結束生命:
Ⅰ.在尾聲──安樂死
Ⅱ.在開端──墮胎
Ⅲ.當健康──自殺
面對死亡的態度

三、幾種可能的死亡觀點再深入:
1.零星的例子:
伊凡──不瞭解但可接受
斯各特──冷靜地面對
過早的埋葬──生的執著、戒除恐懼
2.系統化的學說:
傅朗克──自由意志
佛教世俗諦──
a. 死後輪迴
b. 斷欲的人生 (向下墮落的欲)
--柏拉圖的節制與調和
森田──機械化的「事實唯真」(向上提升的欲)
佛教勝義諦──本來一體
-->渡邊的生活本身就是意義,也就是無意義

四、佛教的勝義諦 + 道家的與道同玄:
本來一體、無苦樂、無懼、無執著的生死觀,極樂

一、死亡的重要性:

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挪威的森林p.353

以上的話,出自一位日本作家的小說,是我最早對死亡產生感知的一句文學敘述。而它與海德格所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p.3 有著相同的況味:無非都是希望強調,死並不是一種突然降臨的事、更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時時刻刻真實發生的,生命的重要元素。這麼說,或許既抽象又難以理解、違反了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妨讓我們這樣看它──生命,無非是生、老、病、死,我們難道不是早就已自然地視死亡為一個階段,而且視其為一個自然的過程。
所謂「生而平等」頂多指謂此類理想目標,卻與實際經驗或事實毫不相干。……「人人終必死亡」於此一點,人類完全平等,絶對平等。p.3 也因此,死亡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死亡本身不只是死亡,生命的意義必須假定死亡的意義,才能夠彰顯它的深意,反之亦然。p.178 但是中國社會一向有個糟糕的傳統,凡是提到死,都得避諱,所以一直沒有明確的、對死的體認,只是個模模糊糊的威脅形象。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死亡,只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生活。從已知中解脫*p.132 會覺得死亡可怕,就是覺得「沒有活夠」。所以如果不能夠對死亡建立自己的意見,就不會懂得好好把握生命。許多我身邊的例子,愈是身體不好的同學愈是上進,更有名人如李遠哲先生,描述道自己的覺悟就是在年輕時大病一場的時候。因為在此時,對於痛苦甚或死亡的感知分外鮮明,對於人生的瞭解也就愈加精鍊。
除此之外,存在主義強調「個別死亡」的孤離、非社會、非人性,是現代人所特別面對的。p.5* 因為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在的社會型態與人心的促使下,人群變得疏離、家庭變得鬆散,獨居老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面對死亡的個體,前所未有地孤單。而在現代,高齡化社會的「日『近』死亡」也與一般的臨終略有不同。一方面來說,它造成了更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卻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讓人們建造一個健全、健康的態度去面對死亡。P.8* 怎麼說呢?傅偉勳先生多次在書中強調的,是一種對生死的「素養」。所謂素養,從字面上讀來的意義當然就是「平素的養成」,而不是一蹴可幾、一閃即逝的。舉例而言,所謂螻蟻尚且偷生,我們不難發現臨危時,人類往往展現無比生命韌性的例子,但是這樣的承受甚或抵抗是盲目的。到底為什麼怕死、不願意死?恐懼是一種情緒,我們不容易分析;就讓我們說為什麼不願意死好了。如果不願意死,給了你你的生命,你又要拿來做什麼呢?許多極力逃過生死關頭的人無法回答。因為那樣的威脅是立即的,也是迅速消退的,不比真正的衰老,是漸次的。而就是這樣「漸次」的性質,給了人們更多機會深思。
我們這年紀的年輕人,若是健康少有病痛,就不容易想過這方面的問題。以下,我將先就對於一些爭議性話題發表個人的觀點,再引導出更多思考。



read more...

ASZ 2009 十之三-- 本身

本系列的disclaimer 見此篇

Von den Verächtern des Leibes

Was der Sinn fühlt, was der Geist erkennt, das hat niemals in sich sein Ende. Aber Sinn und Geist möchten dich überreden, sie seinen aller Dinge Ende: so eitel sind sie.
Werk- und Spielzeug sind Sinn und Geist: hinter ihnen liegt noch das Selbst. Das Selbst sucht auch mit den Augen der Sinne, es horcht auch mit den Ohren des Geistes.
Immer horcht das Selbst und sucht: es vergleicht, bezwingt, erobert, zerstört. Es herrscht und ist auch des Ich’s Beherrscher.
Hinter deinen Gedanken und Gefühlen, mein Bruder, steht ein mächtiger Gebieter, ein unbekannter Weiser- der heisst Selbst. In deinem leibe wohnt er, dein Leib ist er.
Es ist mehr Vernunft in deinem Leibe, als in deiner besten Weisheit. Und wer weiss denn, woyudein Leib gerade deine beste Weisheit nöthing hat?
...
... so will euer Selbst untergehn, ihr Verächter des Leibes.
Untergehn will euer Selbst, und darum wurdet ihr zu Verächtern des Leibes! Denn nicht mehr vermögt ihr übereuch hinaus zu schffaffen.
Und darum zürnt ihr nun dem Leben und der Erde. Ein ungewusster Neid ist im scheelen Blick eurer Verachtung.
Ich gehe nicht euren Weg, ihr Verächter des Leibes! Ihr seid mir keine Brücken zm Übermensche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論身體的蔑視者

官能所感覺的、和精神所知曉的一切,並不是到此為止。官能和精神會使你以為這便是一切事物的極限:這便是他們的空虛之處。官能和精神乃是工具和玩具,在他們後面潛伏著「本身」。本身也運用官能的眼睛尋覓、精神的耳朵聆聽。本身總是聽著、找著,它比較、加壓、征服並摧毀。它控制著,包括控制著自我。
我的兄弟,在你的思想和感覺後頭,站立著一個有力的統治者,一個不得而知的智者──它的名字叫做本身。它在你的身體裡潛伏。它是你的身體。
你的身體比你最高的智慧更富理性,誰又曉得你的身體為什麼那麼巧地需要你最高的智慧?
‧‧‧
於是你的本身要下降──身體的蔑視者哪。你的本身要下降,那就是為什麼你成為身體的蔑視者。只因你不能夠再創造新的自己。
那便是你為什麼對生命和大地憤怒。不知不覺的嫉妒洩漏在你輕蔑的乜斜當中。
啊,身體的蔑視者,我不會步上你的後塵。你不是通向超人的橋樑。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繼前言之中以"貧瘠、污穢並帶來可悲的滿足"來形容肉體後
這一段又提及了有關對身體的蔑視
以及這條道路的不可行
這些強調應該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在黑格爾與康德之後
當時的哲學世界著迷於形式與無形的世界
而存在主義的前身則是違逆此一潮流的微薄力量

哲學對我來說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為它是如此切近卻又如此遙遠
從純理性的古典哲學一路走來
邏輯與抽象思考幾乎達到了頂峰
--也幾乎變成一條死巷
生在現代
我無法想像沒有心理學與存在主義的常識
自己將會是怎麼一個不同的模樣
這種不可逆的集體知識發展
造成了不可避免的hyperreflectiveness
(過度內省,可以簡譯為"想太多")

在我眼中
存在主義直接影響到心理學以及現象學的發展
是一個很有趣的史實
向內用傳統的,充滿因果論的解讀去分析人的存在
導向了心理學
向外用這個新的立足點,企圖抽絲剝繭消去預設立場
把人的存在與人以外的存在分開討論而誕生的現象學
前者我從以前就一直無法感受到它身為一門學科的魅力
後者我自從有機會接觸以來
愛不釋手

在討論對身體的蔑視的同時
尼采在這裡提出了模糊的"本身"的原型
是我在整理這篇文章才感受到的有趣發現
果然這個系列會怎麼發展
真是難以預料啊


read more...

August 12, 2009

描述成人子女回家的電影

記得曾經讀到一段話說
"每個快樂而正常的家庭共有許多因素
每個不正常的家庭則都是獨特的案例"

最近看了幾部電影
主題都是一家的小孩長大離家各組家庭之後
重新回到父母家裡
也就是描繪曾經一起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人
多年之後又聚首的經驗
四部片描繪的是四個非常不同的故事
但是卻都探討到類似的主題
正好可以拿來比較
先整體討論一下片子的基調與整體評分
後面才以主題來寫

Dan in real life ★★★★☆
每年一度的家庭聚會,描繪出一個似乎太夢幻的,感情緊密的家
這部片是很輕鬆的喜劇
基本上不是什麼特別深刻的經典之作
但是很容易觀賞
Juliette Binoche 在本片裡造型非常地可愛
我尤其喜歡導演特邀的配樂
出自年輕的挪威作曲家Sondre Lerche 之手
因為好聽的音樂所以讓人不介意再看幾次

The family Stone ★★★★☆
一家人每個人都有非常強烈而獨特的性格,也因此引發了非常多的衝突
這部片的每個演員都非常閃耀
但是戲路定型
像是Diane Keaton, Luke Wilson 與 Dermot Mulroney
在這部片裡都有點唱老調的感覺
負責讓人討厭的Sarah Jessica Parker 完美達成任務
所以即使我不是特別喜歡她
這次的表演還是會給她打個"佳"
值得一提的是Rachel McAdams 不計形象演出邋遢的壞小姑
以及戲份不多但是討喜的Claire Danes
Claire Danes 實在是很有靈氣
劇本把他們各自的角色塑造得很強烈
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讓這一家人看起來太不真實了
獨特到缺乏生活感
娛樂性倒是有的
所以基本分還是在

Junebug ★★☆☆☆
離開家到大城市發展的遊子再度回到老家保守的小鎮的時候,雙方各自面對的衝擊
這部片整體來講很悶
其中懷孕的二媳婦簡直單純又熱誠到讓人覺得她精神異常
不過我猜在保守的美國鄉下地方的確是可能有這樣的人存在

Eulogy ★★★☆☆
儘管共同生活了半輩子,每個家庭成員卻仍然擁有彼此不為人知的一面
劇情誇張荒謬的一部片
看的時候算是有趣
但是看完不會特別想要重看
女主角Zooey Deschanel 的扮相沒有在"Yes Man"裡搶眼
不過這也是配合整體使然
如果讓她太亮眼應該也會很奇怪

劇情元素上一個共同出現的主題就是手足間的對比
Dan in real life 裡,因為這是個彼此相愛的家
所以啥都不會有事
就算有些彼此挖苦開玩笑的部分
也都發乎情止乎禮
片中哥哥愛上弟弟的女友
以黑白分明的"哥哥比較好"一筆帶過
手足間的競爭因為太簡化所以沒什麼看頭
The family Stone 裡有許多條平行的線
像是Stone 家已婚的異性戀女兒與有穩定伴侶的同性戀兒子各自有養兒育女的夢想
前者正在懷孕的過程中,後者則正經歷領養的資料審核
"有出息的那個兒子"Everett 與放蕩不羈的Ben
所受到的母親或妹妹的關愛程度明顯不同
而不管是別人或自己所賦予的形象
都隨著時間,僵化了自己
嚴肅不知變通的Meredith 與總是比較受歡迎的Julie
則觸及從小到大被比較而產生的心結
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改變別人的觀感
唯一能做的是接受自己,進而找到接受自己的人
Junebug 裡的哥哥到外地發展,而弟弟留在老家
幾乎不可避免的
離開家的那個回了家,總是比較寶貝
提及外地的什麼事物都很有優越感
老是在家裡的那個不免覺得被冷落
甚至開始不滿自己的生活
兄弟之間存在某種強烈的對抗意識
Eulogy 裡描繪出最不同的兄弟姊妹
因為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
父母很難對每個孩子都公平
甚至手足之間也必定有感情親疏之差
二女兒帶著女友回家出櫃
此舉引發了一連串衝突
也加深了所有人對於態度最嚴厲的大女兒的不諒解
但是表面上的態度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即便是家人,也有許多仍然隱藏的故事

另一個共通的劇情元素則是晉見交往對象的家人
Dan in real life 裡被帶到家裡的女友
發現自己所交往的對象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人
不過既然在這個家庭裡業已受到歡迎
從跟弟弟交往變成跟哥哥交往好像也沒差
--就是這樣有點誇張的設定
The family Stone 裡SJP與男友的家人完全不對盤
無法順利融入的過程裡
男友的態度從袒護變成重新評估眼中的她
隨著故事的演變
發現原來男友本身缺乏對自己的瞭解而與她交往
而家人的不接納只是催化了這些根本上的不合
爆發為衝突的過程
Junebug 裡的女友一到了男朋友的家裡
才發覺他是來自如此保守的背景
雖然與男友相愛,但是一旦見過對方家長之後
隨之而來的各種"加入家庭"的期望逐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Eulogy 這部分的描寫只算是輕輕帶過
身為驕傲公開的女同性戀
二女兒的女友用坦率的態度
傳達想要成為家族一員的誠意

劇情共通元素之三是死亡所帶來的陰影
Dan in real life 裡用過去式描述死亡
Dan 的喪妻讓他封閉心房
事隔多年以後
要把死去的妻子安置在心裡哪個角落
才能讓人生進行下去?
The family Stone 裡用未來式描述死亡
身為家族精神支柱的母親非常地任性
也養出了一群非常有自我意識的孩子們
這是即便老一輩凋零
仍將繼續在家族血液裡流傳的遺產
Junebug 裡用進行式描述死亡
在人生中面對衝擊的時候,是最需要家人的支持的時候
而人生的衝擊之中,面對死亡自然是最大的課題之一
你能不能真心地愛屋及烏?
在愛一個人的同時,愛他的家人如此之深
而能與他們一起共渡難關
Eulogy 用過去進行式描述死亡
因為父親的葬禮而聚集起來的三代
在回溯死者的人生全貌的過程裡
每個角色本身也增進了對對方與自身的瞭解

家人絕對是世界上最深刻而複雜的關係
比起多少可以選擇的所有其他關係來說
血緣是無法改變的羈絆
這些描述獨立後的子女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的電影
相信任何年紀夠大的人
都可以在某處找到產生共鳴的地方


read more...

August 10, 2009

Lied Vom Kindsein– Peter Handke

這是剛開始學德文的時候讀到的一首詩
它出現在導演Wim Wenders 的作品Der Himmel über Berlin 之中
這首詩擷自Wim Wenders 的網站
(之前提過這部電影的版本比較)
此處不惴簡陋翻出大致上的意思

Als das Kind Kind war,
ging es mit hängenden Armen,
wollte der Bach sei ein Fluß,
der Fluß sei ein Strom,
und diese Pfütze das Meer.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走路搖擺著手臂
想像小溪是河流
而河流是江水
小水坑則是海

Als das Kind Kind war,
wußte es nicht, daß es Kind war,
alles war ihm beseelt,
und alle Seelen waren eins.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孩子
一切都有靈魂
而所有的靈魂是一體的

Als das Kind Kind war,
hatte es von nichts eine Meinung,
hatte keine Gewohnheit,
saß oft im Schneidersitz,
lief aus dem Stand,
hatte einen Wirbel im Haar
und machte kein Gesicht beim fotografieren.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不曾對什麼有意見
不曾有習慣
常常盤坐著
站著時突然就動了起來
頭髮裡有髮旋
拍照時不會故作表情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 es die Zeit der folgenden Fragen:
Warum bin ich ich und warum nicht du?
Warum bin ich hier und warum nicht dort?
Wann begann die Zeit und wo endet der Raum?
Ist das Leben unter der Sonne nicht bloß ein Traum?
Ist was ich sehe und höre und rieche
nicht bloß der Schein einer Welt vor der Welt?
Gibt es tatsächlich das Böse und Leute,
die wirklich die Bösen sind?
Wie kann es sein, daß ich, der ich bin,
bevor ich wurde, nicht war,
und daß einmal ich, der ich bin,
nicht mehr der ich bin, sein werde?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是問這些問題的時候:
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你?
為什麼我在這裡而不是那裡?
時間從哪裡開始,空間在哪裡結束?
太陽下的人生不是一場夢嗎?
我所看見,聽到或聞到的,不是遮蓋世界的世界裡的表象嗎?
雖然有惡跟人們,真的有惡人存在嗎?
在我存在之前我不在,在我存在之後我不在,這怎麼可能呢?

Als das Kind Kind war,
würgte es am Spinat, an den Erbsen, am Milchreis,
und am gedünsteten Blumenkohl.
und ißt jetzt das alles und nicht nur zur Not.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吃到菠菜,青豆,米布丁或蒸花椰菜就想吐
但是現在全部都吃了
而且不需要人強迫

Als das Kind Kind war,
erwachte es einmal in einem fremden Bett
und jetzt immer wieder,
erschienen ihm viele Menschen schön
und jetzt nur noch im Glücksfall,
stellte es sich klar ein Paradies vor
und kann es jetzt höchstens ahnen,
konnte es sich Nichts nicht denken
und schaudert heute davor.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曾經有一次醒在陌生的床上
而現在一次又一次如此
當時身邊的人都是很漂亮的
而現在只有極幸運的人才是
當時他可以很清晰地在心底描繪天堂
現在頂多只能夠猜想
當時他無法理解什麼是絕對的空無
現在他想到絕對的空無就充滿恐懼

Als das Kind Kind war,
spielte es mit Begeisterung
und jetzt, so ganz bei der Sache wie damals, nur noch,
wenn diese Sache seine Arbeit ist.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總是充滿興奮地玩
現在如果要他能夠同樣地興奮
只有當事情與他工作有關的時候

Als das Kind Kind war,
genügten ihm als Nahrung Apfel, Brot,
und so ist es immer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只要有蘋果和麵包當食物就夠了
而這至今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fielen ihm die Beeren wie nur Beeren in die Hand
und jetzt immer noch,
machten ihm die frischen Walnüsse eine rauhe Zunge
und jetzt immer noch,
hatte es auf jedem Berg
die Sehnsucht nach dem immer höheren Berg,
und in jeder Stadt
die Sehnsucht nach der noch größeren Stadt,
und das ist immer noch so,
griff im Wipfel eines Baums nach dem Kirschen in einem Hochgefühl
wie auch heute noch,
eine Scheu vor jedem Fremden
und hat sie immer noch,
wartete es auf den ersten Schnee,
und wartet so immer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他抓著滿手的苺果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生核桃讓他的舌頭發麻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每座山上,他渴望到達更高的山
當時在每座城市,他渴望到達更大的城市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樹頂摘櫻桃總是伸手向最高的枝條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陌生人面前的羞怯
而這至今如此
等待著每年第一場初雪
而這至今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f es einen Stock als Lanze gegen den Baum,
und sie zittert da heute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把一根樹枝像矛一樣地射向一棵樹
而那根樹枝至今還在那裡震動


read more...

July 28, 2009

International Movie Club

這是因為可愛熱情的R&O夫婦而有的經驗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
由R 挑選片子,每隔一兩個週末,找間會議室播放,共度愉快的夜晚
R 的電影品味非常......難以捉摸
而這次他的選片標準是"international"
所以每部片子的文化風格迥異
實在是非常過癮的體驗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我們的"私人影展"業已告一段落
以下按照時序紀錄

(1) Notre Dame de Paris (musical)
鐘樓怪人 法國作家雨果原著,義大利作曲家Riccardo Cocciante 譜曲,加拿大籍導演

這個電影俱樂部的開頭其實是Notre Dame de Paris 這齣音樂劇
以前就因為J 的喜好而接觸過
以流行歌曲方式來行銷音樂劇裡的單曲
在法國取得多次成功
這齣音樂劇也不例外
其中我最喜歡是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一曲
也曾經當作單曲發行
詞曲配樂或演唱都讓人感動不已
這齣音樂劇的視覺效果很好
大型道具場景與舞步都很現代
即使沒有接觸過音樂劇的人也絕對可以接受

(2) Солярис (Solaris)
索拉力星 俄羅斯導演塔可夫斯基Тарковский (Tarkovsky)

這是部改編自小說的太空科幻片
內容討論的卻是人的記憶與情感
很奇妙的片
雖然看的時候覺得很悶
但是看完的印象很深刻
撇開70 年代表現"太空高科技"的方法不談
(例如設法忽略主角穿的螢光色緊身衣)
是一部視覺效果很強的片
據說美國近年有重拍過此片

(3)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作品

因為R 提起王家衛,所以請我挑一部他的電影來放
我因為張國榮那首動聽的同名歌曲所以挑了這部
(後來才知道這首歌根本沒有出現在片中
甚至是稍晚才創作的)
這部片是敘述一對男同性戀情侶感情上的波折
是齣糾纏不斷的愛情劇
杜可風掌鏡
整部片的色調與運作很協調美麗
故事主要發生在阿根廷
演員張震有客串一角,演一個台灣小弟弟
所以片尾有一段在台灣的夜市取景
看了真是懷念

(4) Il Mostro (The Monster)
怪物 義大利導演兼演員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貝尼尼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美麗人生
當時該片在台灣紅極一時的時候
電視上也播過這部稍早的作品
這是一部荒謬的喜劇
內容講一個很溫和的人被誤會是連續殺人狂
所以警方用盡千方百計想要引誘他犯案
一貫地是與他現實生活中的夫人一起演出
以一部喜劇來說算是娛樂性上乘
主要歸功於貝尼尼的表情與肢體喜感
劇情雖然沒有什麼轉折,但是人物很討人喜歡

(5)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敲開天堂的門 德國導演Thomas Jahn, 主角Til Schweiger 本身偶爾也導片子

這部片講述兩個陌生人同時被醫生診斷出絕症
所以決定在死前結伴去完成人生願望
一樁樁意外演變成一連串不顧後果的犯罪
劇情發展簡潔有力,不過在我看來還是頗為遠離現實
全片充滿美國歌曲,融入得不錯
反覆播放的那首Bob Dylon 與片名同名的歌曲很有味道

(6) Black Cat, White Cat
黑貓白貓 南斯拉夫導演Emir Kusturica

也是一部荒謬的喜劇
講一群吉卜塞人與黑道的故事
算是經典的喜劇劇情走法?
每個人物都很鮮明
從頭到尾的節奏都很快
快到簡直有點混亂
但是是一種正面的混亂法
讓觀眾措手不及也挺有趣的

(7) おくりびと (Okuribito, Departures)
送行者 日本導演滝田洋二郎Yōjirō Takita

這是根據一個入殮師青木新門所寫的自傳『納棺夫日記』改編的電影
一段段的故事
討論一個人死亡之後留下來的是什麼
以及他身邊的人怎麼面對這個"送別"的過程
片中融入了很多大提琴演奏
配樂是出自大師久石讓之手
中間有一長段以大提琴音樂為背景,幾乎是默劇的場景
我的眼淚幾乎沒停過
看完也整晚都想著死亡的至親
以及各式各樣當時告別的景象
雖然全片非常優美
但是屬於危險,需要小心服用的一部片

(8)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美國導演柯恩兄弟Joel and Ethan Coen
霹靂高手......
(這這這...什麼鬼翻譯啊)

講三個逃犯越獄後的冒險故事
劇情是改編自荷馬史詩奧得塞
詩中的伊里亞德在戰爭後找尋著回家的路,回到妻子身邊
片中的尤里西斯(奧得賽的別名)則是越獄後要回到妻子身邊
大部分角色的特色或名字都可以在詩中找到對應
另外片中大量使用了20 年代的民謠
包括靈歌,悼歌,宗教歌曲,藍調等等
借用了當時尚不成熟的美國法律與地區制度
以及經濟大蕭條早期的社會風氣
完成這一部以20年代美國為背景的熱鬧喜劇
習慣George Clooney 演帥氣男主角的人
在看Coen 的片子的時候都要先拋棄這個想法

(9)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樂士浮生錄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

R 說,雖然是電影俱樂部
卻從一部音樂劇開頭
所以結尾也該是音樂
這是一部紀錄片
講述一群古巴樂手的故事
這群人因為一個美國音樂人Ry Cooder 的發掘
在過了他們的人生巔峰之後
突然得到一個再度錄製唱片的機會
於是產生了世界為之瘋狂的這個樂團Buena Vista Social Club
他們的音樂有種魔魅的力量
放鬆,充滿熱情,擁有敲進你身體之中的核的力量
Wenders 呈現出了傳奇的故事與古巴的顏色

*註: 標題的圖片是根據R 的設計重製的結果
成員在結束的時候都領到了有這九部電影圖樣的徽章
我還領了R 以外的唯一一個全勤獎


read more...

July 27, 2009

推薦的電影(1)

前一次發表自己的個人新寵也有三個月了
以後只要看的片子夠多
都會每隔幾個月發表一下自己"最近"的最愛
雖然說我看的都是舊片......

Love for Rent ★★★★☆
Love for Rent這部片講的是一個從哥倫比亞到美國尋夢的女生的故事
整體劇情來講很夢幻
是一部看完會心情愉快的浪漫喜劇
裡面的男女主角跟小朋友都非常討人喜歡
基本上,如果有個醫生這麼會逗女孩子
一定是個災難

故事跟角色本身的魅力
加上整部片溫暖的色調
流暢的進展
雖然不是什麼經典之作
卻可以讓人百看不厭
我想這就是溫馨劇佔的便宜吧
適合疲勞的一天,需要心靈撫慰的時候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 ★★★★☆
Lock, stock, and two smoking barrels英國導演Guy Ritchie 自編自導的出道作
(五分鐘前才知道他曾經是瑪丹娜的老公)
劇情一言以蔽之就是已經拍濫了的黑吃黑的故事
但是卻能獨樹一格
英國片拍街頭青年的故事總是有一種難以錯過的風格
我還蠻喜歡的
看過這個導演稍後的作品"Snatch"
雖然風格近似,我還是喜歡"Lock~"多些
勉強要說,就是劇情更巧妙吧
兩部片的對話都用了很多行話,加上英國腔,變得很難懂

整部片不論是節奏掌握還是色調統一都很棒
非常緊湊,娛樂性很強的一部片
適合無聊的一天,突然來點快節奏的刺激

Cashback ★★★★☆
Cashback這是來自導演Sean Ellis 的一部片
這個電影的計畫源自一個同名短片
先是短片得了許多獎,大獲好評
於是才被拓展成更長的故事
原短片被直接涵蓋到片中卻不牽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導演本身是攝影師的緣故
所以整部片充滿了非常原創性的拍攝方式
我尤其喜歡其中好幾次的換幕
視覺美妙得讓人嘆為觀止
這部片中的主角是一個美術學生
整部片透過他的眼睛來觀察許多"片刻的美"
說到美當然不能不包括裸露的女體
所以片中有許多的高度裸露
(也就是找這部片來看的時候
要小心注意是不是刪減版)
某些漂亮某些不

劇情平淡無奇
但是因為整部片一致緩慢(但不拖延)的步調
所以還是非常動人
適合"feeling artsy"的一天,鑑賞美

Zero Effect ★★★★☆
Zero Effect會看這部片是因為很好奇早期的Ben Stiller 選擇什麼樣的電影演出
自從看過"Tropic Thunder"之後
我對他的敬意算是大大提升了吧
但是這部片裡他的角色其實不太特出
男女主角Bill Pullman 與Kim Dickens 則相對地相當出色
這是導演Jake Kasdan 的自編自導出道作
編劇上凸顯出角色的性格,讓人會喜歡上片中角色
拍攝上很能表現演員的眼神魅力
但是除此之外整部片沒有特別出色的感覺
我打算去看這導演稍後的作品"Orange County"之後再宣判

但是這部片本身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適合慵懶的一天,不是很累地娛樂一下

King of California ★★★★☆
King of California一開始沒有抱很高的期望的一部片
劇情來講也沒有特別懸疑的地方
但是它就是很溫暖而毫不矯情的一部片
剛看完的時候整顆心都充滿一種巧克力的形容--bitter-sweet
拍攝整體來講,就只是堪稱流暢
感覺上也有頗多瑕疵
但是因為劇情和演員所以推薦
看完餘韻可以纏綿頗久
適合想要幻想的一天,逃離現實到有夢想的地方去

The Secret/Si j'étais toi ★★★★☆
Si j'étais toi推薦這部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它應該不是很熱門
在美國它沒有院線過
所以很可能台灣也不容易找吧......

女主角Olivia Thirlby 演過"Juno"裡那個三八愛出主意的朋友
我非常驚訝於她在此片裡的轉變
這是一部可以說是亂七八糟的片
但是女主角的表演讓整部片可信度大大上升
片中演員自己也形容這是
成人版的辣媽辣妹(Freaky Friday)
基本上就是講女兒與母親的靈魂交換
但是因為身體只剩下一個
所以其中一者必須離開
而增添了整部片的悲傷色彩

男主角David Duchovny 的表現不差
但是稍嫌單調
最最意外的就是
原來導演竟然是Vincent Perez!
他是在我對電影還沒什麼興趣的小時候
就已經深深愛上的演員之一
右圖是他在The Crow: City of Angels (1996)裡的扮相
不過不能因為對他身為演員的崇拜
就把導演的表現混為一談
這部片的導演部分
我覺得其實是有點陳腔濫調的
如我所說
之所以想要介紹這部片單純是因為這部片似乎不太引人注目
(介紹到這才讀到這是1999 日本電影『秘密』(ひみつ/Himitsu)的翻拍
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原著小說
看來原版電影應該也不太好找)

這部片適合太過平和的一天,想要增加戲劇性


read more...

ASZ 2009 十之二--精神的三變


本系列的disclaimer 見此篇

Von den drei Verwandlungen

Drei Verwandlungen nenne ich euch des Geistes: wie der Geist zum Kamele wird, und zum Löwen das Kamel, und zum Kinde zuletzt der Löwe.
Vieles Schwere gibt es dem Geiste, dem starken, tragsamen Geiste, dem Ehrfurcht innewohnt: nach dem Schweren und Schwersten verlangt seine Stärke.
Was ist schwer? so fragt der tragsame Geist, so kniet er nieder, dem Kamele gleich, und will gut beladen sein.
Was ist das Schwerste, ihr Helden? so fragt der tragsame Geist, daß ich es auf mich nehme und meiner Stärke froh werde.
Ist es nicht das: sich erniedrigen, um seinem Hochmut wehe zu tun? Seine Torheit leuchten lassen, um seiner Weisheit zu spotten?
...
Freiheit sich schaffen und ein heiliges Nein auch vor der Pflicht: dazu, meine Brüder, bedarf es des Löwen.
Recht sich nehmen zu neuen Werten – das ist das furchtbarste Nehmen für einen tragsamen und ehrfürchtigen Geist. Wahrlich, ein Rauben ist es ihm und eines raubenden Tieres Sache.
Als sein Heiligstes liebte er einst das »Du-sollst«: nun muß er Wahn und Willkür auch noch im Heiligsten finden, daß er sich Freiheit raube von seiner Liebe: des Löwen bedarf es zu diesem Raube.
...
Unschuld ist das Kind und Vergessen, ein Neubeginnen, ein Spiel, ein aus sich rollendes Rad, eine erste Bewegung, ein heiliges Ja-sagen.
Ja, zum spiele des Schaffens, meine Brüder, bedarf es eines heiligen Ja-sagens: seinen Willen will nun der Geist, seine Welt gewinnt sich den Weltverlorene.

論精神的三變

有關精神的三變我要告訴你:精神如何成為駱駝,駱駝如何成為獅子,獅子如何變成嬰孩。
堅強、謙恭、肩負重擔的精神將面臨許多困苦。然而困苦與困苦之最,乃是它力量所必需。
有如一隻跪下來準備載重的駱駝,肩負重擔的精神問:困苦是什麼?
肩負重擔的精神問:英雄哪,我可以結盡自己的氣力背負起來的困苦之最是什麼?
難道不是低首下心以深自謙抑,讓自己的愚笨抬頭而嘲笑自己的聰明?
...
為自己創造自由,創造一個即使責任在身也必須說的神聖的「不」──這,我的兄弟,就需要獅子了。
假定自己有決定新價值的權利──這對一個值得尊敬的附重精神而言是在可怕也不過的假定。的的確確,對他來說,這是犧牲,關係到一個犧牲的獸。
有一度他喜歡「你當」,並視為最神聖。現在他必然在甚至最神聖的之中發現了幻象、空浮;而從自己的喜好之中攫取自由,就成為他的犧牲:為了這種犧牲就需要獅子。
...
嬰孩是天真的、善忘的,一個新的開始、一個遊戲、一個自我推動的輪、一個初動、一個神聖的「是」。
為了創造的遊戲,我的兄弟,一個神聖的「是」是必需的。現在,精神指揮他自己的意志了;而被世界遺忘的人,現在征服了自己的世界。

-------------------------------------------
這三種階段的精神轉變
絕對是具有順序的
在累積足夠的判斷之前服從與刻苦耐勞是很好的鍛鍊
出身聯考時代
雖然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要被迫讀書
回首卻覺得這樣訓練的過程讓青少年時期的我鍛鍊專注精神與忍耐
直到開始充滿力量
想要探尋自己的路

專注走著別人為你決定的路並不簡單
但是真正有勇氣與覺悟去決定自己的路更是困難
然而如果不曾肩負重擔地走過
直接跳躍到自己決定新價值的階段
那所謂的決定之中的重量又大不相同了

第二階段的精神到第三階段
尼采對比時使用了從"神聖的「不」"到"神聖的「是」"
讓我聯想起另一個我一直喜歡的概念:
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是山
一旦需要獅子領導的革命已過
此後的創造是源自一種嬰孩似的天真
就像第二次回到見山是山的時候你看到的景色並不同於第一次
在創造自己的價值觀後又能回到一種沒有反叛心
而只是隨心所欲的狀況
不感覺像駱駝一般刻苦
不感覺像獅子一般強勢
像熱衷於一個遊戲般地行使自己的意志前進
這是極為困難的

對我來說ASZ 裡面常充滿許多隱晦的譬喻
但是這一段有關精神的三變卻是寫到我心坎裡
覺得較為易懂且十分貼切


read more...

July 15, 2009

四部電影--來自我喜歡的演員

最近剛好看了幾部片
原因也相似地是因為前篇所提到的四個演員
雖然電影類型差別頗大
但仍索性在一篇之中並提
順便依自己的喜好排序
由最不喜歡的一篇開始說起
(驀然發現,除了"Reign over me"以外
這幾片竟然都剛好選擇演員臉部特寫當作海報)

Seven pounds ★★★☆☆這部Will Smith 演的劇情片
有種小成本製作的感覺
對我來說片子的步調太慢
但是這種逐步揭露事實的方式還算有趣
所以觀賞之前,對於這部片知道得越少越好
也不能說不感人
但不知道那是哪個環節出錯
就是覺得感情的表達不夠真摯
劇情本身我覺得讓人無法相信
角色的個性設定太單薄
讓我無法對主角的情緒與想法產生共鳴
結尾差強人意
算是看了不會後悔,但也不會想重看一次

The number 23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電影
我會說"適合闔家觀賞的兇殺片"
這又是一個失去記憶的主角追尋真相的過程為主題的片
最近我看的相似的題材還有Paycheck 與 Memento
History of Violence 有興趣但還沒看
加上Bourne 三部曲以及族繁不及備載
這還真是一個非常受到愛用的題材
23 這部片打算走驚悚風格
但是這個劇本很奇妙地安插了一個兒子的角色
讓整部片突然變得老少咸宜
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嘗試,給了一點分數
但是整部片的取向混亂,挺沒有一致感的
Jim Carrey 的表現也不太特出

Reign over me ★★★★☆這部片取向混亂的程度與"23" 幾乎不相上下
比如導演很奇妙地想要堅持這是一部喜劇
所以在詭異的地方穿插突兀的笑點
但是"Reign~"勝在較為平順, 雕琢的痕跡較不明顯
"完成的較小目標"的"Reign~"
與"沒有完成的較大目標"的"23"
還是前者略勝
看幕後花絮談到
導演希望拍一部場景設在紐約,卻沒有直昇機俯瞰紐約市的畫面的電影
所以角色們都在大街小巷裡穿梭
表達出他們寂寞與渺小的感覺
我覺得這部片在傳達角色感受的部分倒是做得不錯
也就因此讓我比較能受感動

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這是一部我會推薦給任何人看的片
主題雖然是世界大戰時期的猶太人屠殺
但是場景設在現代,並且整部片毫不沉重
這樣的主題下,片中安插的喜劇元素
非但沒有上述幾部片取向混亂的感覺
反而覺得非常適切可愛
不管是導演或劇作家都該被大大稱讚一番
強力推薦的一部片
是我最近看到最喜歡的片之一
(下篇會介紹更多)

這是導演Liev Schreiber 的出道作
而他正是X-MEN 外傳金剛狼裡的Victor, 金剛狼的哥哥
(我對虎牙有強烈的偏好
所以對於片中他白白的小尖牙扮相印象深刻)
順道一提,原著小說的作家客串了一幕
演出在墓園操作吹草機的人
我一眼就注意到他很詭異
應該說是導演給他的設計夠搶眼嗎......


read more...

July 10, 2009

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

This Film Is Not Yet Rated ★★★★☆這是一部Kirby Dick 所導演的記錄片
不論內容或手法本身都很吸引我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介紹
不如說是對部分影片內容的詳述
(雖然經過整理後與片中的討論方式與順序頗有差別)
由於我覺得這部記錄片應該很難到手
所以私自決定就算暴露劇情也無所謂了

會對這部片有興趣的理由是一個疑惑:
“美國電影為什麼總是有某種框架?”
好萊塢的電影因為發行廣泛, 影響遍及全球
預算往往最高, 利潤也最驚人
台灣的電影院播放表也大多被美國主流商業片盤據
我過往對於電影的看法, 也幾乎等於對美國主流商業電影的看法
之前在討論翻拍電影時
我因為對於某些劇情更動的理由推測
注意到美國電影文化比起歐洲似乎相對地保守許多
這部片算是提供了一種方向的解釋:
“MPAA 對於美國電影文化的箝制”

MPAA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掌控了美國電影的分級制度
起源時間可以回溯到冷戰時期
在那個年代, 就像台灣還有禁歌的時期
文化作品被貼上標籤是很容易的事
當然一開始政府所宣稱的理由是防止共產主義滲透
但是一旦權力在手, 肅清限制範圍自然開始無止境地推廣
包括不夠愛國、敗壞道德等等
所有被認為不夠清新美好的作品
主管單位就總有辦法羅織罪名, 多設阻礙
讓它們的影響力務必減到最小, 甚至使作品就此消失更佳

“MPAA 現象”之所以險惡有幾個原因
一個就是群眾對它的敏感度甚低
如果一個國家出現危及言論自由的行為
只要大部分人民尚有自覺, 就不算太糟
最糟的狀況則是多數人民或者並無感覺, 或者無意反抗
當大部分的美國人以為他們是個自由國家的同時
少有人瞭解MPAA 對電影創作的影響多深
這讓這個制度的殺傷力更難以控制

MPAA 當年的成型其實是電影工業自發性的組織
為了害怕政府的涉入與實施思想箝制
而由幾家大型片商自律分級
但是時至今日
冷戰的威脅已不再存在
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的任務堪稱卸除
MPAA 卻仍然運作著
而且持續受到少數大型片商的影響
雖然與禁歌的絕對性相比要弱得許多
分級制度的力量在於降低觀影群眾人數
除了直接地減少作品的影響廣度
間接地, 也讓製作該電影的人利潤最小化
等於是懲罰了不順從主流思想的作品
壟斷了製作電影的利潤
而大部分的民眾卻很少注意到流傳到他們面前的電影
已經經過了這樣的掃描程序

另一個危險的特徵是MPAA 並非一個透明的結構
由於當初起於民間組織
雖然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
避免了政府訂立法規來規範思想這樣的極端狀況
但是到了現在
MPAA 並非政府單位, 造成了他們的極大自由與權力
而創作社群缺乏法源來干涉他們的意見
卻受他們的決策影響至深
比如由於美國高比例的天主教/基督教人口
MPAA 決定“參考”教會的意見
所以在美國主流電影裡極少會看到不利於教會的劇情
又舉例而言, 同樣是性愛畫面
MPAA 的分級制度會允許異性戀的性愛畫面尺度更寬

的確一個創作者在電影作品裡包涵同性戀性愛場面
會流失一部分對於同性戀有排斥感的觀眾
這無可厚非
但是因為MPAA “假設”觀眾人口中會產生排斥感的比例“很高”
所以提高這部電影的分級
則大有問題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大眾與小眾的市場問題
原本製作非主流作品的創作者就會預期到較小的觀影群
但是這與以多數決進一步減低非主流電影的曝光率是兩回事
當MPAA 選擇以主流價值觀來幫助分級
而全國的劇院都以這個分級來當做播放依據的時候
拿到NC-17 這個分級幾乎等於宣判製作者賠本
(美國所謂的R級是17歲以下需要家長陪同
NC-17則是17歲以下禁止觀賞)
對於傳達非主流思想的電影來說
這是一稅兩課, 一罪兩罰
簡單地說, 合理的狀況下
你可以選擇不看, 但是你無權決定別人不該看
而MPAA 卻擁有了這樣的主宰權力
這部記錄片讓人對MPAA “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
片中也有觸及其他電影與文化塑形的關聯
比如為什麼似乎美國主流電影裡對於暴力的容忍程度
遠大於對露骨性愛畫面的容忍?
許多電影的暴力程度極高, 卻僅被列為限制級
而某些電影卻因為過度露骨的性愛場面而被分級為NC-17
片中所訪問到的一個極端例子
提及近年MPAA 對於畫面中出現陰毛的容忍度彷彿是零
這件事如果是真的, 實在令人跳腳
美國電影裡可以允許砍人頭後無頭屍體脖子噴血的畫面
或是戰場上士兵因爆炸肚破腸流的特寫畫面
卻不能允許出現每個成年人都有的第三點的毛髮?
對照歐洲電影的性愛畫面尺度
的確美國的電影有著相當不同的一把尺
而MPAA 所代理作出的這樣的選擇
美國的觀影民眾有多少人注意到? 有多少人會贊同?

另外一點則有關於美國的愛國主義
由於五角大廈廣泛的影響力
以及電影出現國防劇情不免要借用軍方資源當場景
五角大廈有權審核劇本並“建議”
所以美國政府可以很簡單地美化軍方形象
記得從長了腦子之後就常常好奇這些問題:
為什麼每次電影裡拯救世界的永遠都是美國?
為什麼電影裡常常壞人都是俄國/中東人?
為什麼電影裡出現的美國總統都是自由搏擊很強的帥哥?
原來答案很簡單
因為我看到的都是美國電影

Kirby Dick 在片中暗示, 電影長久下來對文化可以產生頗大的影響
五角大廈的審議過程
讓美國人民對於美國政府與軍方有不切實際的好印象
加上電影裡對暴力的高容忍度
(我個人認為還有熱門電視影集裡的一大堆屍體)
使得人民對於血腥事件敏感度大減
這些想法很可能影響了美國人民對於政府在他國參與戰端
沒有很強的關切或罪惡感
雖然這可能是種過度簡化問題
實際上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並沒有辦法被詳細評估
但是本片的確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思考方向

最後推薦, 就算知道MPAA 之惡
由於這部記錄片的敘述手法毫不枯燥
相信讀完這篇文章, 你還是能享受這部片


read more...

July 09, 2009

芝加哥的藝術與建築之旅

這篇遊記就用這張不起眼的照片開頭
因為它很完美地總結了我這次三天旅行的旅遊重點:
藝術與建築

首先, 畫面下方的牆上有不明顯的字
寫著"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也就是芝加哥藝術學院
它所設立的美術館收藏豐富
去年跟S 去參觀, 一整天從開門就進去
逛到關門
連午飯都在裡面吃, 時間還是不夠
這次特別又排了一整天去看看上次錯過的部分
加上它的Modern Wing 現代藝術展場去年施工中
今年正好新開幕
當然要好好去參觀一下囉
這次加上前一次總算是差不多逛完這間美術館啦

畫面中另一個重點則是頭上寫著"Santa Fe"的建築
曾經屬於聖塔非鐵路公司
而芝加哥之所以取得美國中西部最大的城市這樣的頭銜
正是因為它在運輸業上的重要性
所以這棟百年建築也就格外具有意義
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的一樓是芝加哥建築基金會的家
(CAF, Chicago Architecture Foundation)
這個基金會投入於芝加哥市區的建築教育與研究
去年跟S 來
參加了一段城市步行建築導覽
由這個基金會訓練的解說員帶領
在市區裡面一邊走路一邊觀察路上的建築
而解說員則提供很多建築知識與歷史故事
非常有趣
因為上次的好印象
我這次決定又去報名不同的建築介紹路線
(總共有超過60 條路線
而且資料隨時根據大樓的現況更新)
參加完果然還是非常滿足
不同路線的重點各異
一點都不會聽膩

在參觀美術館的部分
因為這次的參觀人數較少
所以我也比較能悠哉欣賞比較著名的畫
像是梵谷,莫內跟秀拉的作品這次都沒什麼人
比起上次大多集中在古典歐式藝術
這次我參觀了美國畫家的部分
Sargent, Whistler 與O'Keeffe 算是這次讓我留下較深印象的
Modern Wing 的特展
Cy Twombly: The Natural World 主要是大幅畫作
讓我想起某次在新光三越參觀的徐畢華的風格
自然為題材,壓克力顏料為主要工具
只是Cy 的風格更狂野不少
在Architecture and Design 區看見Sullivan 的設計手稿
非常細緻的畫風與書法式的題字
是會想要掛在家裡的東西
家具展覽也有很多很有趣的作品
像是可以摺起來的椅子

對芝加哥市區的發展來說有三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一個是1870 年代的大火
這場火讓全市將近1/3的人口無家可歸
當時的芝加哥正因為在運輸上的地位而繁榮起來
這場大火雖然不幸
但也給了富裕的芝加哥一個機會
重新規劃市容
當時這個機會吸引了許多建築師到芝加哥來發展
此後開始了芝加哥許多歷史摩天大樓的誕生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1890 年代的世界博覽會
因為芝加哥持續發展
這場博覽會標記了芝加哥從一個工業與運輸的城市
轉型成為更有文化氣息的城市
另一方面更是在大火後二十年舉辦
標記了這個城市的新生
第三個重要的事件就是1930 年代的經濟蕭條
這次的打擊讓很多大樓的擁有者破產
造成建築業也進入了一段沉潛期
直到50-60 年代之後
才逐漸復甦

芝加哥市區有各式各樣年代的建築
風格各有巧妙不同
加上CAF 的解說員們的解說
讓人被每一棟大樓的故事深深吸引
走在路上都無法專心看路
我在Art Institute 買到了一本Pocket Guide to Chicago Architecture
我很喜歡它的編排
一方面用來記下導覽途中聽到的小故事
另一方面未來沒有參加CAF 的導覽時
也可以自己按圖索驥


read more...

June 22, 2009

ASZ 2009 十之一--至高的輕蔑

這是希望在今年底之前完成的十篇節選的第一篇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的作品
德文版希望沒有打錯字
中文版以遠流所出版,林建國的譯本為主
其中會有自己自作主張的修辭改變甚至語意改變
我沒有辦法保證是對的解讀
並且也不會另加註明
理想中,節選後會附上自己的話
其餘的就隨著文章的發展決定吧

Zarathustras Vorrede 3

Einst blickte die Seele verächtlich auf den Leib: und damals war diese Verachtung das Höchste: - sie wollte ihn mager, gräßlich, verhungert. So dachte sie ihm und der Erde zu entschlüpfen.
Ach, diese Seele war selbst noch mager, gräßlich und verhungert: und Grausamkeit war die Wollust dieser Seele!
Aber auch ihr noch, meine Brüder, sprecht mir: was kündet euer Leib von eurer Seele? Ist eure Seele nicht Armut und Schmutz und ein erbärmliches Behagen?
...
Die Stunde, wo ihr sagt: »Was liegt an meinem Glücke! Es ist Armut und Schmutz, und ein erbärmliches Behagen. Aber mein Glück sollte das Dasein selber rechtfertigen!«
...
Spracht ihr schon so? Schriet ihr schon so? Ach, dass ich euch schon so schreien gehört hatte!
Nicht eure Sünde - eure Genügsamkeit schreit gen Himmel, euer Geiz selbst in eurer Sünde schreit gen Himmel!

查拉圖斯特拉的前言 3

曾經一度靈魂對肉體投以輕蔑的眼神。那時,這種輕蔑是至高的。她希望肉體貧瘠、蒼白並饑餓。她希望逃避肉體和大地。
啊,但這靈魂本身就已貧瘠、蒼白而饑餓。殘忍是她的慾望。
可是就連你,我的兄弟,告訴我,你的肉體對靈魂作何感想?難道你的靈魂不是貧瘠、污穢並帶來可悲的滿足?
...
當你這樣說的時刻:「我的快樂如何?它貧瘠、污穢並帶來可悲的滿足。但我的快樂必證明存在本身的意義。」
...
你如此說過嗎?你如此喊過嗎?啊,我聽過你如此吶喊。
向天呼喊的不是你的原罪,而是你的豐餘。那甚至存在原罪裡的卑劣在呼喊。

-------------------------------------------
這個主題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跟著我
自從接觸過"身/心/靈"這樣的概念區隔之後
常常試著想要讓自己往遠離物質世界的方向而去
避免自己的感官享受
甚至是渴望痛苦
晚近之後接觸一些不同的看法
比如奧修算是一個比較激進的例子--
一個重視肉體享受的靈性導師
但是其實仔細想想
這樣的做法是更貼近自然的
因為有罪惡的並非是那片刻的愉快
來自無常的滿足
真正會帶來苦果的是一種貪念
一種離開此時此刻的妄想

小時讀到一個故事
一個年輕和尚跟著老和尚一起走著
途中遇見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性
停在一條小溪前
因為穿著不能夠涉水的長裙而不知措
老和尚於是抱著這位女性過溪
女子謝過之後就離去了
年輕和尚非常困惑
又走了一段路
終於忍不住問老和尚:
出家人不是應該不近女色嗎?
您卻抱起了他過河,這不是破戒嗎?
老和尚答道:
我已經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她嗎?

老和尚抱起那位女子的那一刻
心中並沒有戒律
幫助她過河只是一種那個情況下的自然舉動
事後老和尚的心中並沒有起邪念(幫助她過河之外的念頭)與貪念(想要更多)
所以比如美食的享受,顏色音聲的享受
如果機會是自然發生的
或是慾望是適度且不偏離正念(比如不傷害他人)
那麼感受的當下就去享受
事後不因為渴求更多而困擾自己的心性
不因為自己的雜念而產生對無常的追求
這個經驗就只是存在的一部分
身心靈並不是區隔開來的
而是一樣真切屬於我們的一部分
這樣的想法與禁欲相比
不止更加容易施行
而且其實也是更加順應自然的
畢竟我們都知道
當人們告訴你不要想著鞋子的時候
你的第一個念頭必然是鞋子
"擁抱存在"是ASZ中第一個打動我的概念
停止孤立自己的肉體絕對是個重要的起點


read more...

June 21, 2009

雜類電影四部

以下這四部片都給我某些方面的眼界拓展
覺得電影經驗可以是很有趣的人生經驗
所以會推薦給任何人看

At First Sight ☆☆☆☆☆
這部電影的評等留白是因為想要重看
前一次看的時候年紀太小,印象模糊
吸引我的原因是它的題材特殊
Val Kilmer 飾演一個手術後恢復視力的人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討論到視覺的解讀是需要經驗訓練的
另一個想重看的原因則是我喜歡女主角Mira Sorvino

Juno ★★★★☆
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絕對是Ellen Page 扮演的角色太酷了!
雖然是討論少女未婚懷孕
但是因為女主角的個性而讓整部片完全偏離倫理大悲劇的預期
裡面的配樂風格自然可愛
我尤其喜歡原聲帶裡一首歌的片段歌詞:
And the rattlesnake said,
"I wish I had hands so
I could hug you like a man."
And then the cactus said,
"Don't you understand,
My skin is covered with sharp spikes
That'll stab you like a thousand knives.
A hug would be nice,
But hug my flower with your eyes."
整部片也就像這段歌詞一樣充滿著某種想像脫韁的童趣
有些對白非常辛辣

Lucky Number Slevin ★★★★☆
這部片又是一部角色塑造深得我心的片
劉玉玲所飾演的女主角
不論是嬌俏的打扮骨碌轉動的眼神
異想天開的想像力或是那些長得要命的自說自話
都可愛得令人難以自拔愛上她
幕後花絮看到片中對於壁紙的講究
以及除此之外的整部片的美感
都營造得很好
故事懸疑的部分雖然稱得上是一個重點
但是這部分我反而會只打70分吧

Burn After Reading ★★★★☆
這部片值得紀念的地方應該是在於
這是我所看的第一部Coen film
原本光是看到演員表就租了這部片回家
看完去做了功課才知道原來Coen 這麼有名
黑色喜劇的基調
每個轉折都瘋狂得難以猜想
沒有豪華的場景
純粹是導演,編劇,與演員製造出來的節奏撐起來的一部片
非常有型
娛樂性非常好
那句關鍵性的"Ah, no biggie"笑死我了


read more...

April 20, 2009

電影/影評小試之四--演員與電影(系列完)

這篇是想寫四個我頗喜愛的男演員
Elijah Wood,Adam Sandler,Jim Carrey,Will Smith
要寫他們的時候一回顧
才發現我的確是特意看了不少他們的電影
所以以下主要以他們所演出的搞笑劇與非搞笑劇
分別採一個我喜歡的樣本來討論
就如之前所說的
我的確不算是個電影迷
直到近幾個月才開始看電影
所以也錯過了不少
或許是他們更經典的表演
(像是Jim Carrey 的"Man on the moon")
但是反正我想
這些文章與其是要寫出一套完整的收藏或評比
更類似於讓自己喜歡的東西在網路上曝光
或許多年以後會有類似想法的人看到也說不定

星星評等參考標準:
★★★★★=每次播都會想看
★★★★☆=不在意多看幾次
★★★☆☆=需要一點動機才會想重看
★★☆☆☆=不想重看
★☆☆☆☆=後悔看完這部片

Flipper ★★★☆☆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
North LOTR

圖片:插畫家咎井淳
Elijah Wood 是我第一個喜歡上的電影明星
1992 年的"Forever Young"-- 夠早的了
電影裡他唱給小女孩聽的"You are my sunshine"實在過於可愛
之後我看了很多他身為童星時演的片子
當時在台灣,麥考立克金的知名度大得多
卻從來沒聽過伊萊亞伍得這鬼名字
可能是Elijah Wood 在與麥考立克金合演的"危險小天使"裡表現夠好
所以後來開始接到一線演員的角色
他童星時代的片,其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Flipper"
但是這裡貼"North"的海報只是因為"Flipper"的海報我不喜歡
(啊 好任性的理由)
不論是"North"或"Flipper"
都算是老少咸宜的家庭片
算是那個年代來講,很受歡迎的吧
但是並不是會永垂不朽的類型
在"Flipper"裡的Elijah Wood的臉非常好看
是一種小男孩到大男孩的交界
童星的演技我實在沒有研究
但是長得可愛也就夠了
之後他就開始進入青少年期
可以看得出改變戲路必須改變的軌跡
他演的"彗星撞地球",衝著他的名字
即使惡評如潮,我還是進戲院支持了
看完果然覺得很難看......
不只是電影本身我不喜歡
他在劇裡的角色演出也非常僵硬
我以為這個童星演員就差不多這樣了
沒想到當我再次因為他的名字而進戲院
就是魔戒首部曲
不用多說,這部片後來大紅特紅
看起來魔戒三部曲將會是科幻電影的不朽經典
Elijah Wood 銳利的眼神讓人印象深刻
他演出的Frodo 也打開了成年Elijah Wood 的知名度
我所看過的片子裡
之後他在"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客串一個小角
也在"Sin City (2005)"裡出現了一下
算是度過了童星轉型的考驗
戲路慢慢地拓展
他也偏好接演並非典型好萊塢的片子
雖然長相與身高可能還是會限制他演出的角色
希望他未來他可以摸索出自己的演員風格
繼續參加演出很多很好看的片

50 first dates ★★★★★
Punch-drunk love ★★★☆☆
50 first dates punch-drunk love
忘記哪部是我最早看到的Adam Sandler電影
但是真正笑到想知道這個人的名字應該是在"Wedding singer"
那首"Somebody Kill Me",不論是歌詞或是表演
都讓我笑翻了
同樣是朱兒巴莉摩與Adam Sandler的組合
"50~"是我看過最甜蜜的愛情喜劇
劇情脫離現實的程度不多不少
夠夢幻而能夠讓故事發生在夏威夷
並且穿插了很多誇張詼諧的人物與片段卻不突兀
夠真實而你仍然能夠對裡面的愛情產生共鳴
我尤其喜歡整個劇情內容
像是女主角總是會失去記憶,所以每天男主角都要讓她重新愛上他
像是與其欺騙女主角世界還在他所記得的那一天
不如每天早晨都告訴她真相
讓她的人生就算有了記憶斷層,還是能夠有所進展
而總有一天,男主角會因為女主角仍然無法記得他是誰而氣餒
劇情的結尾卻不是奇蹟般的恢復
而是只要有足夠的sign, 人們就可以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真的是恰到好處的喜劇
裡面的配樂"Over the Rainbow"使用的版本
是由一個嗓音令人難忘的的夏威夷音樂家Israel Kamakawiwo'ole唱的
如此棒的聲音配上ukulele 的演奏
我可以反覆聽再多次都不會厭倦
另一首我非常喜歡的配樂是Beach Grandpas 的"Wouldn't it be nice"
這兩首配樂選擇,在電影裡絕對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
正當我以為Adam Sandler 沒演過非搞笑片的時候
我遇見了"Punch~"這部片
這部片仍然是喜劇,但不是戲謔類型的喜劇
而是"如果你承認Woody Allen 拍的片是喜劇,這部片就是喜劇"這樣的感覺
Adam Sandler 平常講話獨有的一種喃喃自語的感覺
在這部片裡的角色身上得以發揮甚至強化
我對片中偶爾穿插的色彩藝術畫面沒有什麼感覺
可能是我不夠藝術吧
荒謬的劇情,簡潔的畫面, 特殊的光影處理與取景
讓這部片有一種很獨特的味道
結尾卻意外地,很甜
當看到Adam Sandler 那張臉,會覺得adorable 的時候
應該是表示角色的塑造成功了吧
雖然這部不算是搞笑片
但是因為仍然帶有荒謬的元素
尤其是他所飾演的角色的行為
所以其實仍然不是很能看到他其他面的演技
目前有部Adam Sandler 與Paul Rudd 合演的片正在後製
我已經等不及要看了

Yes man ★★★★★
Eternal sunshine of a spotless mind ★★★★★
yes man eternal sunshine of a spotless mind
Jim Carrey 早期的搞笑片
"Ace Ventura" 系列,"The Mask","Dumb and Dumber"雖然好笑
但是是一種不用用腦子的好笑,愚蠢的好笑
他身為一個演員值得讚賞的地方應該是猶如黏土捏的臉吧
不需要外力就可以扭曲臉部肌肉到這種程度
不知道是他的天賦還是苦練的成果?
直到"Liar Liar"稍微有劇情一
扮演的角色也稍微有正經的表情出現了
當我正喜歡身為一個諧星的他到頂點的時候
他演出了"Truman Show"
當時已經開始有他想要跳脫諧星定位的傳言
這部片身為一個叩門磚來說,應該是份量已足
那天我一個人去看這部電影
記得看完之後走出來失魂落魄,受到很大的震撼
接下來的幾部喜劇演出
"Me, Myself & Irene","Bruce Almighty"與"Fun with Dick and Jane"
我卻都沒有深刻印象
"Me~"真的是看完毫無印象
"Bruce~"略為復古的造型(還是他們只是想表示小鎮的感覺?)
還有結合特效的部分還差強人意
"Fun~"的劇本有很多笑點很諷刺,某些場景也頗溫馨
但是這三部片裡,他的演出給我的娛樂強度
低於早期作品裡那種誇張的表演
對照他的私人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憂鬱症對他造成的影響
直到"Yes man" 我才又覺得他的演出好笑
大概回到"Liar Liar" 的程度
配上"Yes man" 裡的女主角設定剛好投我所好
女主角的樂團所唱的歌讓我反覆聽了好久
劇情我也喜歡
("L~"與"Y~"兩片的劇情,真實與幻想的比例也很接近)
所以"Yes man" 我連著看了兩次
深深感覺到一種"Jim Carrey 回來了"的快樂
"Eternal~"則是個奇妙的驚喜
也忘了為什麼會看這部片了
不然以這部片中文譯名如此不吸引人的程度
很可能我會錯過吧
(雙重驚喜,Elijah Wood 有客串露臉)
這部片給我的印象很強烈
卻又很破碎
就像片中男女主角的記憶吧
劇情算是科幻,錄影帶店把它列在comedy 裡
但是骨子裡這是一個感覺很真實卻又帶著感傷的愛情故事
我不覺得這是一部執行接近完美的片
比如某些他們企圖藏匿記憶的片段
我覺得可以改善
整體來說,仍然是一部可以多看幾次而不會膩的片
最低限度
就算你嫌凱特溫斯蕾的造型太搞怪
Kirsten Dunst 小但重要的角色也值得一看吧
這部片比"Truman~"更雋永

Wild wild West ★★★★☆
I am legend ★★★★☆
wild wild West I am legend
去電影院看"Wild wild West"
理由是完全無關電影本身的
但是就像"Men in Black"一樣
這些Will Smith 參與演出的90 年代喜劇電影
一定會像80 年代的回到未來一樣
在電影台上反覆播放幾十年
比起Adam Sandler 或Jim Carrey 這樣的演員
Will Smith 好用的地方在於,他可以一邊搞笑一邊耍帥
如果你像我一樣喜歡Will Smith
那麼很難不喜歡"I am legend"
這部片那時候的宣傳
讓很多人誤以為是一部驚險的動作片
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情看
絕對會很失望
其實這部片的八成時間
都是Will Smith 的個人秀
演出一個極度孤獨的人
電影的場景非常美
雖然許多安排不合邏輯
但是還是不影響視覺效果
所以雖然許多一起去看的朋友紛紛抱怨這部電影很悶
我看得很高興
就像我說的,如果你喜歡看Will Smith 表演
絕對不該錯過這部片
我個人對它的評價比"The pursuit of happyness"還高
雖然說劇情類型差別頗大...... 這樣比不太公平
光以Will Smith 的戲份跟露出肌肉的頻率來看
還是"I~"大勝 (糟糕,被發現我注意哪裡)
提到"I~"這部片就不得不提它的另一個結尾
我在電影院所看到的是最後主角自爆的版本
非常具有傳奇性的結尾
非常地好萊塢英雄化
但是後來得知了另一個版本的結局
去找來看了
才知道另一個版本更加忠於原著
也讓許多其他劇情看起來更合理
更讓"I am legend"這個片名深度增加不少
雖然可以理解,效果來說為什麼會選擇自爆做結尾
但是又再次地讓我感受到
美國這看似開放的社會
還真是對於許多事情非常地敏感啊
當然包括了質疑現存人類種族的優越性與正義
離題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Will Smith 繼續演出許許多多好看的片啊
不論是英雄("Hancock"我大概會給三顆星)
或是凡人的角色(全民公敵的問題在於這個律師未免太精實了吧)
都希望他更上層樓


read more...

電影/影評小試之三--版本比較

美國好萊塢翻拍了不少外國片
製作過程中總免不了一些大修小修
這篇想寫一些我看過兩種版本的片
因為較為重要,所以也附上電影年代供參考

星星評等參考標準:
★★★★★=每次播都會想看
★★★★☆=不在意多看幾次
★★★☆☆=需要一點動機才會想重看
★★☆☆☆=不想重看
★☆☆☆☆=後悔看完這部片

(法匈)Cyrano de Bergerac (Cyrano of Bergerac) 1990 ★★★★★
(美)Roxanne 1987 ★★★★☆
Cyrano_de_Bergerac Roxanne

第一組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組我一直以為是翻拍的片子
一查之下才知道其實美版的年代比法版還早
兩者都是改編自法國劇作家Edmond Rostand的劇本
"Roxanne"是Steve Martin 的作品
算是他的電影裡我比較能接受的
(叫我看粉紅豹可能要先把我綁在椅子上
眼皮用牙籤撐開)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佳作
雖然時代背景是當代
但是人物角色的性格都算忠於原作
當然他是把大鼻子情聖的競爭對手描繪得可厭得多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人一定要善惡分明才恨得下去
而結尾當然也是改成皆大歡喜
雖然全片的劇情層次變淺不少
但是喜劇對白的部分還算有趣
所以不至於讓人看不下去
Wiki上還提到主角的名字雖然被改成英文
但是主角的名字縮寫(C.D.B)被保留了
算是很貼心的設計了
"Cyrano~"的時代背景設在十七世紀
劇中的主角是取材自一個真人大鼻子劇作家
(在西南法某處還有這傢伙的雕像)
電影裡的場景,雲霧不知為什麼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版本裡的情敵其實人很好
故事的結尾也觸動了我
所以我個人給出五顆星

(德)Der Himmel über Berlin
(The sky over Berlin/Wings of desire)* 1987 ★★★☆☆
(美)City of Angels 1998 ★★★★☆
derHimmelueberBerlin city of angels
這組電影我是先看了"City~"
基本上我不討厭尼可拉斯凱吉
但是這個角色讓他演實在是......不適合
據說他為了製造他是天使的一種暗示
決定了在劇中變人之前不眨眼睛
我聽了這段訪問之後倒還沒有回去重看這部片
抓抓看有沒有bug
所以這部片本來是三顆星
因為這個動機變成四顆
看完電影之後我就去買了原聲帶
U2 的"If God will send his angels"百聽不厭之外
其他曲目也很好
整部片的節奏太慢
有點"賣明星魅力"的感覺
梅格萊恩在片中的造型我的確蠻喜歡的
所以她在"Feelin' Love"音樂下洗澡那一段我也還記得
(基本上穿泡泡好像不算造型)
"Der Himmel~"是Wim Wenders 的大作
比起我認為他較為平易近人的作品"Million Dollar Hotel"
("M~"的原聲帶也剛好有U2的歌
"The Ground Beneath Her Feet","Stateless","The First Time"
三首都非常好聽而且與電影氣氛結合得很好)
"Der Himmel~"的氣氛很好
但是對我來說太沉悶
所以雖然是好電影
但是我並不會很想要主動重看
在"City~"裡女主角是身為醫生所以接觸到死亡
這的確也算是合理地製造男女主角相遇的機會
或許也順便讓整個設定變得upper class 一點?
我個人仍然不喜歡這個設定
因為與原作相比
"Der Himmel~"裡的女主角是馬戲團裡的空中飛人
而男女主角間的連結雖然不是這部片子裡唯一的劇情線
卻比美版裡的浪漫愛情導向更動人多了
這組片子算是讓我重視"找出原版"的想法的濫觴
好萊塢的翻拍實在是令人難以信賴

(西智)Abre los ojos (Open your eyes) 1997 ★★★★☆
(美)Vanilla sky 2001 ★☆☆☆☆
abre los ojos vanilla sky
那時候會先看了"Abre~"真是意外中的意外
但總之它發生了
當時就對戲裡的潘尼洛普克魯茲印象深刻
她的角色性格很鮮明
我尤其喜歡她在做街頭表演的片段
整部電影不論是劇情或演員都非常好
是值得一看的片
後來聽見湯姆克魯斯喜歡上這個劇本,想要翻拍
我心裡就只有一個想法:糟了
後來"Vanilla~"熱鬧上映的時候
大打小湯參加製片的招牌
我努力地告訴身邊的人不需要去看這部片
自己也真的就沒去看
直到電影台播了
才看了一下
不記得有沒有從頭看到尾
但是對於其中卡麥蓉狄亞茲與湯姆克魯斯開車在搶方向盤那一段
我記得我崩潰了
完全討厭這部片
最神奇的是潘尼洛普克魯茲明明在"Abre~"這麼出色
在"Vanilla~"裡卻像個花瓶
這是版本比較裡,我所看過最慘的狀況
翻拍沒有改善的地方,卻破壞了很多重點
(不過基本上我對湯姆克魯斯近年的演出都很感冒
可能這樣的偏見會讓我更嚴厲)

(德義)Bella Martha (Beautiful Martha/Mostly Martha)* 2001 ★★★★☆
(美)No Reservations 2007 ★★☆☆☆
bella Martha no reservations
這一組也算是有點紀念意義
因為其實我先聽過的是"No~"這部片的宣傳
凱薩琳利塔瓊斯與Aaron Eckhart我都不討厭
而預告片也看起來設定挺有趣的
讓我有了想看的念頭
但是無意間發現有"Bella~"這部原版
就特意等"Bella~"弄到手,再兩部一起看
根據經驗 (美國版會比較難看)
我先看了"No~",給它一點順序上的優勢
(通常容易先入為主
至少我聽各種音樂版本的時候常喜歡最早聽到的版本最多)
但是看完整個只有what the f***的感覺
許多地方都亂七八糟
馬上接著看"Bella~"就覺得好多了
設定裡吃與不吃的差別
有點像是,在這部片裡,一個人打開心胸之前,是不會吃東西的
這點詮釋在"Bella~"裡比在"No~"裡好多了
那個不羈的義大利廚師角色
就代表了那種不掛懷,享受人生的角色
嚴肅的女廚師雖然對烹飪著迷
但是自己卻許久沒有享受過食物帶來的快樂
也所以小女孩不被她的食物吸引
男廚師則是讓他們兩個都開始吃東西
"No~"裡出現不少凱薩琳利塔瓊斯自己煮完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的畫面
(好吧,我誇大其詞,她是很寂寞地吃掉)
(不過還是)莫名其妙
讓人看了覺得原作精神被犧牲不少
我的假設是,美國的厭食症人口太多了
所以對於在電影裡倡導絕食很敏感了
除此之外
"Bella~"裡的小女孩年紀比"No~"裡的小女孩大了一截
大概是這樣"No~"裡就不用處理teenager的古怪性格
順便更方便童星賣可愛
"Bella~"裡的小女孩聯絡了親生父親
"No~"裡卻直接設定父不詳
這裡我的假設又出現了
因為政治正確的問題
讓這對阿姨與外甥女的情感超越生父與小女孩的感情
美國人就是不舒服
但是這個設定讓那個男廚師的義大利血統
看來更相關,更必要多了
當然"Bella~"片裡的小朋友非法打工
(其實也沒有領薪水
美國的從影人員真是敏感得像馬桶)
也完全省略
應該是擔心錯誤示範吧
因為這組距離當時觀影不久
又剛好是接連著看
所以比較得算是很詳盡吧
只覺得
美國真的不是我想像中那麼開放的社會
至少與歐洲比較起來
尺度真是相當不同

*註:所列的兩個外語片的英文片名,前者是原文直譯,後者是美國出品時用的名稱


read more...

April 19, 2009

電影/影評小試之二--共通類別

星星評等參考標準:
★★★★★=每次播都會想看
★★★★☆=不在意多看幾次
★★★☆☆=需要一點動機才會想重看
★★☆☆☆=不想重看
★☆☆☆☆=後悔看完這部片

這篇要寫的是特殊主題類別的片

I now pronounce you Chuck and Larry ★★★★☆
Wedding wars ★★★★☆
Chuck_and_Larry Wedding_wars
這兩部片都是有關同性戀議題的喜劇
Adam Sandler 演出的不少喜劇還算是對我的味
(所以以後會提及他的其他電影)
"Now~"這部片以包裝過的角度探討同性戀
就算是患有恐同症的人也有接受的可能
雖然出現很多對於同性戀的刻板印象
但是整體來講我認為並不帶有任何敵意
守在娛樂但不刺傷的份際裡
所有男主角都是消防隊員的設定
是針對美國人對於消防隊員都很陽剛這樣的大眾觀感來的
"Wedding~"這部片則是比較挑戰一點
--我是說對於患有恐同症的人來說
但是其實他仍然是一部輕鬆快樂的片子
其中表現出同性戀的情侶之間
愛情無異於異性戀的情侶之間的愛
讓我忍不住產生"我也想要這樣的男朋友"的心情
這是我覺得可愛的地方
關於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問題
這部片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當然還是為了維持喜劇的基調
但是裡面使用的標語都非常幽默
像是"1,2,3,4,Don't you close that closet dooor.
5,6,7,8,Open up the marriage gate."
"It's okay to be gay"
幕後投入的製作群似乎也有不少本身身為同性戀

Dhoom2 ★★★★☆
Slumdog Millionaire ★★★★☆
Dhoom2 slumdog_millionaire
這兩部印度電影都讓我印象深刻
"Dhoom2"是我這輩子看的第一部印度片
也是第一部寶萊塢(Bollywood)電影
非常非常不同的觀影感受!
其中對白摻雜了許多英文字
電影裡男男女女都身材傲人
令人忍不住讚嘆人口多的國家果然母群體大
可以抽出這麼漂亮的人來
Hrithik Roshan 的跳舞片段尤其令我回味無窮
為什麼有人類可以比例這麼好這麼漂亮
跳舞又這麼的優美呢?
Hrithink當然比起好萊塢
他們的預算還是拮据了點
比如臨時演員數量有限
所以槍戰場景裡會有壞人在A處死過一次
又到B處被炸掉一次
又如爆炸場景當然不如好萊塢大手筆
但是印度電影獨有的鮮豔色彩
跟偶爾無厘頭出現的歌舞片段
讓整部片非常具有娛樂效果,非常熱鬧
"Slumdog~"在印度境內引起愛國人士的不少抗議
認為電影中過度醜化了印度
但是根據我認識了這麼多印度朋友
片中所指的許多部份都並不虛假
當然戲劇效果還是略有誇大
但是階級之差,黑道,演藝人員的形象
乃至於宗教衝突與貧民窟
絕對都有現實上的對應

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 ★★★★★
A knight's tale ★★★★☆
Casanova ★★★★☆
10 things Knight’s taleCasanova
這三部片的共通點之一是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另一個共通點是他們都算是復古片
"10 Things~"雖然場景設在現代
但是劇本卻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馴悍記
男女主角的演出我都很喜歡
其中希斯萊傑唱"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的那一段
我看再多次都不膩
我很喜歡偶爾看看無腦的美國青春校園劇
這部片滿足了我很多方面的喜好
所以百看不厭
"A knight~"是某天在電影台上不小心看到的
這種雖然復古但是採用許多新潮元素的服裝造型
讓我想起多年前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一片
但是"A knight~"的走向又更不真實,更為戲謔不少
像是群眾竟然還會集體群唱"We will rock you"
但是整體感很一致
製造出自己的一種真實空間
算是成功說服了我這個觀眾
娛樂性不錯
"Casanova"在文化背景與服裝等等方面的考究
自然是另一個層次了
本來一開始平淡無奇的劇情
隨著進展,節奏掌握得不錯
各條線索的呼應都安排得當
場景的規模也都有說服力且恰當
再度說明了希斯萊傑對於這類劇本的選擇是對的
因為他的詮釋總是很好


read more...

電影/影評小試之一--個人新寵

其實我不算是個電影迷
但是這兩三年來看的片子激增
一開始是認識了非常喜歡看電影的SSS三人組
近來幾個月則是因為開始更能欣賞其中獨具的戲劇效果
所以產生了興趣
一切都要歸功於"Thank you for smoking"這部小成本製作片
DVD裡的bonus feature中,導演的旁白註解非常有趣
雖然之前看"Kiss Kiss Bang Bang"或"Tropic Thunder"也聽過演員註解
但是"Thank~" 的確是讓我真正燃起興趣的契機

我一向覺得寫影評是很困難的事
把它當作自娛的心得來寫的話
完整討論一部好電影的內涵是很困難的
因為這個經驗本身已經太豐富了
對我來說,這點與書評相當不同
把它當作希望有觀眾閱讀的東西來說
又要設定該透露多少劇情
透露過少,綁手綁腳無法達意
透露過多,剝奪了讀者讀後想自己體會的空間
最怕的便是變成像某位我個人很不欣賞的書前引薦寫手
老是耍花槍
過幾年長大了回頭看就覺得很受不了
(年紀小的時候還被那樣的寫法迷了一陣
也不能說全無收穫
畢竟因此看了幾本頗不錯的小說)

既然要開始寫
我先整理了一份想提起的片的清單
結果竟然還挺不少
為了避免畫大餅,眼高手低之類的
我決定就全在一系列裡完成
未來再看狀況決定怎麼紀錄比較好

星星評等參考標準:
★★★★★=每次播都會想看
★★★★☆=不在意多看幾次
★★★☆☆=需要一點動機才會想重看
★★☆☆☆=不想重看
★☆☆☆☆=後悔看完這部片
最末兩種評等當然會很少出現
因為既然覺得看完片子都是浪費時間了
應該就不想浪費更多時間敘述它了

這篇主要是寫我近來最喜歡的片子
以下
------------------------------------------------
Thank you for smoking ★★★★☆
當然,如上文提到的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片
半復古的背景設定 (90年代)
背景與服裝頗考究
當然不是那種真正的復古片的華麗 (中世紀或50年代)
但是有不少隱藏的樂趣
像是導演提到的香煙花樣的百葉窗跟各式各樣的特製領帶花色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詞是:"Is moral flexible?"
這也可說是全片的重心
非常感謝他們選擇使用了這個結尾
整體節奏明快
諷刺的劇情非常幽默
絕對是小品中的佳作

Kiss Kiss Bang Bang ★★★★★
Tropic thunder ★★★★☆
Kiss_Kiss_Bang_Bang tropic_thunder
這兩部片都有Robert Downey Jr
我從鋼鐵人之後開始注意他的片
他是個性格鮮明的演員,而且選擇的劇本很有意思
非常感謝他從毒品中振作起來
讓電影界多了一個有實力的帥演員
不知道他未來還會不會有音樂事業?
而且在我的歸類裡
兩部都屬於聰明有趣而且跨類別的comedy
前者兼有drama/action, 後者兼有action
兩者都觸及電影事業本身
在這個主題的發揮
後者自然是比前者多得多
"Kiss~"是一部快節奏的片
演員的演出都相當流暢
海報上的"Sex. Murder. Mystery."非常切題
這樣類型的喜劇不是把觀眾當成笨蛋的
這點我很喜歡
"Tropic~"的電影還沒真正開始
我就已經笑翻了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Robert Downey Jr 的演技
(片子正式開始之前就先被他的演技迷倒的片段
附贈蜘蛛人,最棒的是,不影響正片觀賞)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很多諷刺好萊塢電影事業的情節
這兩部片裡令人拍案的不只是動作
也是劇情

Babel ★★★★☆
Crash ★★★★★
Rosewood ★★★★☆
Babel Crash Rosewood
這三部片之所以我認為可以一起談
是因為它們在某種層面上都處理種族問題
以結構來講
又該先說"Rosewood"
因為它與其他兩者差異較大
首先"Rosewood"的背景是復古的
劇情敘述在美國的種族隔離政策剛結束時
民間的一些餘波
其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的
也因此這部片的劇情複雜度較低
整體仍然有一種期待英雄救贖的氣氛
在同類題材來說
這部片的調性算是不那麼沉重的
我很喜歡他裡面人物的設定
簡單而有代表性
"Babel"雖然海報上有大大的布萊得比特與凱特布蘭琪的臉
但是其實劇中主線非常多條
可以看得出來野心頗大
處理方式也比較"藝術走向"
在我個人的看法是屬於匠氣過重的類型
但是因為剪接得不錯
劇情線的交錯與平衡也尚可
所以仍然值得推薦
"Crash"也採用了多主線的劇本
但是劇情較為具體
所以感覺上反映了更多真實的狀況
我相信每個在美國生活的外來者或有色人種
都可以找到一些足以產生共鳴的片段
當然故事安排裡還是有很多的巧合
但是我覺得我喜歡這部片多於喜歡"Babel"
就差在處理手法比較沒有那麼--
"hey,看我多藝術"這樣的感覺
這兩部片的缺點是看完容易心情沉重......
不算是娛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