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9, 2009

關於死亡(三)


三、幾種可能的死亡觀點再深入:

在進入真正讓我感興趣的一些思想,所提出具系統性的生死觀之前,我們隨著傅偉勳先生敘述,先來看看一些面對死亡的例子: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中,伊凡死前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說:「死是完了,不再有了!」p.71 這是一種十分灑脫的最後覺悟。但是誠如傅偉勳先生的意見,這樣的體悟是被動的。相較之下,他對於《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中,斯各特‧聶爾玲先生的:「我不要大家表示悲哀沉痛,我要在我床邊的人們保持安靜與尊嚴,表示瞭解與歡樂之心,心平氣和地分享死亡體驗。」p.94 似乎給予了更高的評價。
記得看過一篇愛倫‧坡的小說,篇名叫《過早的埋葬》,它敘述一個人患有罕見的疾病,稱作「僵直性昏睡症」。他往往會熟睡不醒甚或乍然昏倒,然後進入一種像是假死的狀態,不仔細覺察,根本就彷若一個死人,然後需要數天、甚至數星期才會甦醒。他一直害怕在路上發病,被不認識的人當作死人處理,甚或被當作屍體埋掉,因此他絕不敢離開熟識的(知道他這個宿疾的)親友,也不敢做任何運動休閒,還千方百計設計了可以由內開啟的棺材,給自己備用。日日夜夜,他被這「有一天會被活埋」的憂慮纏絞得透不過氣來。有一次他醒來的時候,發現置身在一個窄小的、黑暗的地方,他心裡想:「終於還是發生了。」,所有的恐懼瞬間湧上來,到達了最高點,他竭盡全力地碰撞掙扎,突然聽見人聲,才發覺他自己是昨晚在一個窄艙中睡著了,而醒來一時想不起來身在何方罷了。從此以後,他不再做惡夢了,也開始運動、享受人生,而鮮少再浮起擔心被活埋的念頭,不知不覺間,那怪病也就沒有再發生過了。
(海德格)面對死亡,我們所產生的不安心理是漠然無奈之感,因為死亡並不是特定對象,因此就表面上看,雖有所謂「死之恐怖」,深一層地說,應是「對於死的不安」才對。p.221 我們可以說,分析這樣的一個故事,愛倫‧坡巧妙地設計了一個情境,使得一個人假性地「彷彿」瀕死,而再回到現實。主角雖然怕死,但在以為失去了生命之時,才發現過去所過的人生根本形同死人──沒有目標、沒有意義、甚至也不教人愉快。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需要平衡的點:沒有對死的意識(awareness),不懂得及時把握生;對死的意識過度,失去了展開生的開懷胸襟。
在開始探討如何尋找終極真實之前,我們應該先有一個認知,那就是 以心性體認為本位的任何真實宗教都有同等的存在意義與價值。p.186 甚或,應該拓展來說,不論是宗教、哲學思考抑或治療法,只要是含有提供人思索生與死的方向的任何來源,都是這樣的。因為個人背景不同,發展出來的信念也將不同。所以這裡先簡述讀到的各式說法。

Ⅰ. 傅朗克──自由意志
第一階段,傅朗克以人皆有自由意志的假設為出發點,認為有了意志自由 ,就天生有探索意義的意志 ,而探索意義之中,又以人生意義 為最強烈想探知的意義。
第二階段,他認為,人生是一種課題任務 / 使命 p.201 。他並且提出了三種層次的使命,其中傅氏認為,最簡單的是創造的價值 ,其次是體驗的價值 ,再其次是態度的價值 ,態度的價值也就最重要。
進入第三階段,培養態度的價值又分為三種:他認為受苦 可以轉化為生命的動力(因為想改變逆境,所以加倍努力),責疚感 可以讓人往更好的方向改變自己,而死亡 / 無常 帶來的壓力可以增添自我責任。
傅朗克的模型其實還是接近從「生」來著手,對於死亡與無常的討論其實還不算多,但是這裡提出的觀念很接近先前略述的,死亡給了生命時間一種限制,使它顯得更珍貴。而這個模型雖然提出了創造、體驗、態度作為人生的意義,但是我還是不能體會出這樣的「所謂意義」之中,終極真實究竟是什麼?只是如他所敘,是人擁有自由意志的自然結果。

Ⅱ. 佛教世俗諦
a. 死後輪迴
在種種地方不難發現,傅偉勳先生於書中避談輪迴。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是一種「信仰」,不一定是一種普適性的意見。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現代生死學雖不排除「個體生命死後繼續存在」的任何可能性,但認為此係第二義(指相對應於世俗諦);我們在現世經由心性體認所建立的生死信念與生死智慧才是第一義(指相對應於勝義諦)。p.235 簡單地說,就是如果我們因為相信死後可以到達某個極樂世界而對死亡沒有恐懼,那就會變得不想建立健全有益的生死觀,也不以我們所知的人生為一種課題任務或使命,卻只想逃避到另一「美好」世界的不負責任態度,絕禁不起生命的考驗。p.235 所以傅先生並且提倡以我們此時此刻直到死為止的未來,據此設法早日培養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p.236
b. 斷欲的人生
有了以上的體認,傅偉勳先生並以他個人在病床上的體認,作為所謂「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的例子:
我們所謂「怕死」,其實是「怕自己」,而所謂「怕自己」,尋根究底不外是「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包括愛人、家屬、好友以及自己所偏好的世上東西。如用佛教分析予以說明,我們所以「怕死」,表面原因是自己在世俗世間的「渴愛」,根本原因則是我們自己的「無明」;由於「無明」我們執著於「我」,由於我們執著於「我」,也就更進一步執著於我們在世俗世間所渴愛著的一切。p.252
這「執著」的心,就是所謂無明 這個根源所帶來的。也就是,它是一種向下墮落的欲 對人的拖累,所以要去除這樣的欲。涅槃即是「斷滅」,意謂渴愛慾望永盡無餘,亦謂貪嗔痴三毒的徹底斷除。p.144 但是,除了佛家的說法,一種身(desires)、心(reason)、意(spirit)三方面的調和,是不是也可能呢?人當然不該為「身」所主導,但是因為斷欲畢竟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不是人人可以達到,甚或不是人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心」的節制 的前提下,適度滿足,而不要造成「意」的不平衡(例如為身所主之後卻又後悔的心情),那麼,應該也是可以接受的。

Ⅲ. 森田──機械化的「事實唯真」
森田主要發展的方向,與傅朗克的理論功能較類似,希望作為立即直接的治療之用,所以自然也是由「生」著手。森田把像是《過早的埋葬》中主角這樣疑神疑鬼的個性稱呼為神經質 。他提出神經質症患者與一般正常人相比,生之慾望強過一倍,死之恐怖也強過一倍。p.220 這樣的論點,認為對死亡過度恐懼會造成身心不協調,所以他採用了一種奇特的療法:在患者初到治療區的時候,使之臥床並且完全限制其活動至少一週,之後若患者出現活動欲,他就認為這是一種「生命的覺醒」。p.216* 很接近一種體驗失去活動力的死亡形式,也可以為《過早的埋葬》做一個有趣的印證。
另外還有一種患者被森田稱做強迫觀念症 ,特指心中背負了「應當如此」、「希望那樣」等帶有一面性自我價值判斷的思想,與「就是如此(唯真)」的事實之間形成對立矛盾而解不開。p.222 這樣的情況。對應上面來說,如果貪嗔痴是一種向下墮落的欲 太過強烈所引起的不均衡,那麼強迫觀念症便是一種向上提升的欲 太過強烈所引起的。這聽起來一定十分地不合理,既是向上提升的欲,怎麼可能會不好呢?可能是心的理想太高(譬如說完美主義),在實踐尚無法馬上達到自己的要求,就無法承受自己的錯誤,而視為不可饒恕的罪,強加自己過大的壓力所造成;也可能是那樣的價值判定自己根本沒有心服口服,而是外人強逼著外加、外鑠上去的,在無法實行卻又不敢反抗的狀況下所爆發出來的。如果能夠接受這樣的狀況與佛家的斷欲是類似的,那麼或許就不會太訝異看見像是「有人將此幼兒之心喻如禪悟,其實唯一共通之處祇在毫無執著而已。p.219 」這樣的類似對治方法(放下執著 )了。
解釋過這些病狀之後,森田的採用的治療是體現「服從自然」、「事實唯真」等禪道意味的本心態度。p.216 這卻又與上述略有不同了。我們不妨解釋為「當世人生出『美』的心,『醜』就隨之而至了;當世人生出『善』的心,『惡』就隨之而至了。」所以最好的是不生一念,一切本來一體,正如《活下去》中渡邊說的:「生活本身就是意義。」p.75* 我們不妨吊詭地補上一句:「也就是無意義。」

Ⅳ. 佛教勝義諦──本來一體
理智的觀念主義者或求全的理想主義者,容易忽視生命存在的自然流動性,卻對瞬息變化著的生命現象,硬加善惡、苦樂等等價值判斷,徒增內心的掙扎矛盾。p.218
正確地肯認(生命)現象,並絕對承擔承受,就是「事實唯真」。人的存在乃是天地自然的生命現象的一個表現,絕對無條件地承受自然現象,就是「服從自然」。p.218
道家的生死觀並不假定天與天命之類的宗教超越性源頭,而是基於自然無為的天道或天地之道。p.164
如果你不能夠時時刻刻經驗心理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實地生活。從已知中解脫*p.131
對獲致解脫的聖者而言,世俗世間與涅槃境地原來如一,本無所謂苦樂、生死等等二元對立可言。p.147
莊子:「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p.168
莊子:「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p.171
莊子:「不知說(悅)生,不知惡死。」p.172
總之,莊子的物化或化機徹頭徹尾祇是自然必然的循環無端,宇宙一切出入於「化」,如此而已,毫無超越「道法自然」的任何人為價值判斷。p.170



read more...

關於死亡(二)


二、從爭議性話題談「自由意志──死亡」:

關於生命最有價值的部分,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定義。而我給自己的答案,就是自由意志的存在,也就是自主。在我看來,如果失去了這一部分,人生也就失掉了大半意義。所以,關於死亡的議題,我想先以這樣的角度來觀察與解釋。以下,就選擇幾個書中亦多有提到的爭議性話題作為起點。

Ⅰ. 安樂死
現代醫學提高了生命的「量」,而未提高生命的「質」。p.38 所以慢性病患或植物人雖得以延續生命,卻往往成為家人的負擔兼或身受極大的痛苦。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地產生了結束生命與磨難的念頭。傅偉勳先生於書中整理了對於安樂死持正反兩面意見的各界,所舉證的一些理由如下:p.43*
贊成
*人對於如何結束生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如承受極大病痛的病患,能夠提供解脫而不准予施行是不人道的
*為了維護病患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尊嚴
反對
*生命是神聖的,不能以人力介入
*權力濫用與人為誤診的可能性存在
*殺人與自殺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違反道義的

基本上,我是贊成安樂死的。所以對於以上贊成方的原因,我都頗能接受。因為我個人對自由意志的高度重視,所以無法接受像是「神的旨意超越萬物,掌控著生命」這樣的觀點。雖然涉及殺人與自殺(一般自殺,且容後再談),但是所謂 終極意義並不等於是道德意義。p.162* 如果去結束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又為什麼它是可以辦到的呢?如果去結束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難道眼見一個人向你乞求而不伸出援手就是被允許的嗎?
但是畢竟安樂死所牽涉的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尤其如果是患者本身已經失去自主的時候,問題就更加複雜了。牽涉權力濫用或發生誤診等等問題,的確是難以駁斥的人為實行困難。唯有不要避談死亡,引入西方的觀念,諸如提早立遺囑、保壽險等等,才能夠防患於未然。雖然近年已經小有成就,但大多數長輩聽見年輕人談這話題,還是免不了地要不認為別人心有歹念、要不就覺得「不吉利」,總教人無可奈何。彷彿去提它會加速它的到來,又彷彿不去提它它便不會來似的駝鳥心態。或許我們的社會是該好好面對了。

Ⅱ. 墮胎
同樣是結束生命,比起安樂死所要終結的是一個老病的生命,墮胎等於是要扼殺一個生命的開端。我想這樣去看待這件事:已經存在的,總比未知的珍貴。所以我認為,孕婦或孩子的父母雙方,有權決定墮胎與否,也就是,基本上,我是贊成墮胎的。
書中,傅偉勳先生曾提及日本導演黑澤明的電影作品《活下去》中,一段這樣的劇情:
渡邊:「三十年來,我就像木乃伊一樣,這都是為了我的兒子。但他不了解,也不感激。」
女孩:「您不能這樣責怪他,他並沒有請您變成一個木乃伊。父母都是一樣的,我的母親也說同樣的話,她說她為了我而受苦。我當然感激她生了我,但我對她生我,並沒有責任啊!」p.79
因為所謂親情(或是世上任何形式的付出),都不該建立在一種「義務」或是「討人情」的意味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親情,該是一種自然流露與憐愛;孩子對父母親的回報,該是真正的有所感動而為。所以,如果在懷一個孩子的同時,將要生養他的人確定無法供給它一個生命所需要的,那麼,就不如不生來得好。如果我們引用與上一議題相同的論點模式,就該說是:如果拒絕迎接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又為什麼它是可以辦到的呢?如果拒絕迎接神聖的生命是不被允許的,那麼難道使一個生命受到磨難就是被允許的嗎?
或許在「尊重自由意志」的觀點上,這是有點悖離的,但是事實是,一個胎兒是沒有機會、沒有辦法行使他的自由意志的(除去他無法開口不說,就連已出生的幼兒在未懂事前都還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表達)。既然決定「使他出生」的責任他無法擔負,而必須由父母負責,那麼當他交出選擇權的同時,也交出了父母選擇「不使他出生」的權利。所以我轉而尊重父母的選擇。
最後,必須強調的是,贊成並不等於鼓勵。贊成只是認為,有這樣的需求的時候 人們有這樣做的權利,而旁人很難干涉,也不應干涉。畢竟,你無法替代任何人人生中的責任。但是作出這樣的選擇之前,當然是該三思再三思的。

Ⅲ. 自殺
佛教對自殺的態度是,並沒有強烈而直接的譴責,但是也認定它是一種反自我本質、反自然、無法跳脫輪迴的舉止。p.36* 我們也可以直接說它是一種無法解還業報的行為。而反自我本質,可以說是違抗前面稍稍提過的戀生懼死之心。因為人類天生對安全感有需求,而「已知」就是一種重要的安全感來源。人對於死亡的懼怕,是由於對死亡的無知。鄭石岩序 因為人知道活著的滋味,卻不可能知道死的滋味,所以就會任想像力馳騁,而愈往負面推測而去。一切的自殺(包括安樂死),就有點像是,無法承受當前的不堪狀況(這也包括了企圖安樂死的病患)認為任何未知都不會比現在還糟了,所以暫解了對死亡的恐懼。反自然來說,就是在生命未到終點的時候去結束它,而求死的原因,可能純粹是「看不出來活下去還有什麼意思」。因為「向死存在」的單獨實存不到生死關頭,多半彰顯不出海德格說的「實存的(真實)本然性」。p.83 用白一點的說法來講,就是不到生死關頭,人不容易思覺出存在的意義。以下有個說法:
因為一般人對於時間的悟性,似乎只夠支配搭船、乘車的短時間;對於百年的長期間的壽命,他們不能勝任,往往迷於局部不而不能顧及全體。試看乘火車的旅客中,常有明達的人,有的寧犧牲暫時的安樂而讓其座位於弱者;有的見眾人爭相下車,而退在後面,或高呼「勿要軋,總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會」或「世界」的大火車的「人生」的長期旅客中,就少有這樣的明達之人。所以我覺得百年的壽命,定得太長。像現在的世界上的人,倘定他們搭船乘車的期間這樣長的壽命,也許在人類社會上可以減少許多凶險殘慘的爭鬪,而與火車中一樣地謙讓、和平,也未可知。豐子愷文選p.4
就因為生命彷彿太長了,所以許多人像是從未想過它也有盡頭,所以揮霍,也所以不甚思考它的意義,甚或任意地結束它。終極意義的肯認,是在生死交關的極限境況下,足以支撐人的生存勇氣與生命試煉最後的精神支柱。p.196 而自殺的人,顯然就是沒有尋找到自己的終極意義,而無法支撐下去。那麼,到底什麼是所謂的「終極真實」呢?
世界上偉大的思想、宗教幾乎都會對於「終極真實」給出自己的一套解釋。例如基督教的永生天國;印度教的輪迴結束,與梵我、神我合一;佛教的涅盤境地;道家的與道同玄;甚至是儒家定義裡的人道、天命之道的實現,與個人的安身立命。p.67* 以及我個人接觸到的,柏拉圖所提出的身(desires)、心(reason)、意(spirit)三方面的調和。以下僅就我比較有興趣、有體認者擇述。



read more...

關於死亡(一)

這一系列舊文是自己大學時期的文章拾遺。當初2009年按下未發,則是由於摯友O的緣故。現於2020年按下發表鍵。


死不是生的對極
一、死亡的重要性:
*普遍的重要性:「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它的一部分」
*現代尤然:社會型態的轉變

二、從爭議性話題談「自由意志──死亡」:
結束生命:
Ⅰ.在尾聲──安樂死
Ⅱ.在開端──墮胎
Ⅲ.當健康──自殺
面對死亡的態度

三、幾種可能的死亡觀點再深入:
1.零星的例子:
伊凡──不瞭解但可接受
斯各特──冷靜地面對
過早的埋葬──生的執著、戒除恐懼
2.系統化的學說:
傅朗克──自由意志
佛教世俗諦──
a. 死後輪迴
b. 斷欲的人生 (向下墮落的欲)
--柏拉圖的節制與調和
森田──機械化的「事實唯真」(向上提升的欲)
佛教勝義諦──本來一體
-->渡邊的生活本身就是意義,也就是無意義

四、佛教的勝義諦 + 道家的與道同玄:
本來一體、無苦樂、無懼、無執著的生死觀,極樂

一、死亡的重要性:

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挪威的森林p.353

以上的話,出自一位日本作家的小說,是我最早對死亡產生感知的一句文學敘述。而它與海德格所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p.3 有著相同的況味:無非都是希望強調,死並不是一種突然降臨的事、更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時時刻刻真實發生的,生命的重要元素。這麼說,或許既抽象又難以理解、違反了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妨讓我們這樣看它──生命,無非是生、老、病、死,我們難道不是早就已自然地視死亡為一個階段,而且視其為一個自然的過程。
所謂「生而平等」頂多指謂此類理想目標,卻與實際經驗或事實毫不相干。……「人人終必死亡」於此一點,人類完全平等,絶對平等。p.3 也因此,死亡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死亡本身不只是死亡,生命的意義必須假定死亡的意義,才能夠彰顯它的深意,反之亦然。p.178 但是中國社會一向有個糟糕的傳統,凡是提到死,都得避諱,所以一直沒有明確的、對死的體認,只是個模模糊糊的威脅形象。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死亡,只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生活。從已知中解脫*p.132 會覺得死亡可怕,就是覺得「沒有活夠」。所以如果不能夠對死亡建立自己的意見,就不會懂得好好把握生命。許多我身邊的例子,愈是身體不好的同學愈是上進,更有名人如李遠哲先生,描述道自己的覺悟就是在年輕時大病一場的時候。因為在此時,對於痛苦甚或死亡的感知分外鮮明,對於人生的瞭解也就愈加精鍊。
除此之外,存在主義強調「個別死亡」的孤離、非社會、非人性,是現代人所特別面對的。p.5* 因為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在的社會型態與人心的促使下,人群變得疏離、家庭變得鬆散,獨居老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面對死亡的個體,前所未有地孤單。而在現代,高齡化社會的「日『近』死亡」也與一般的臨終略有不同。一方面來說,它造成了更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卻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讓人們建造一個健全、健康的態度去面對死亡。P.8* 怎麼說呢?傅偉勳先生多次在書中強調的,是一種對生死的「素養」。所謂素養,從字面上讀來的意義當然就是「平素的養成」,而不是一蹴可幾、一閃即逝的。舉例而言,所謂螻蟻尚且偷生,我們不難發現臨危時,人類往往展現無比生命韌性的例子,但是這樣的承受甚或抵抗是盲目的。到底為什麼怕死、不願意死?恐懼是一種情緒,我們不容易分析;就讓我們說為什麼不願意死好了。如果不願意死,給了你你的生命,你又要拿來做什麼呢?許多極力逃過生死關頭的人無法回答。因為那樣的威脅是立即的,也是迅速消退的,不比真正的衰老,是漸次的。而就是這樣「漸次」的性質,給了人們更多機會深思。
我們這年紀的年輕人,若是健康少有病痛,就不容易想過這方面的問題。以下,我將先就對於一些爭議性話題發表個人的觀點,再引導出更多思考。



read more...

ASZ 2009 十之三-- 本身

本系列的disclaimer 見此篇

Von den Verächtern des Leibes

Was der Sinn fühlt, was der Geist erkennt, das hat niemals in sich sein Ende. Aber Sinn und Geist möchten dich überreden, sie seinen aller Dinge Ende: so eitel sind sie.
Werk- und Spielzeug sind Sinn und Geist: hinter ihnen liegt noch das Selbst. Das Selbst sucht auch mit den Augen der Sinne, es horcht auch mit den Ohren des Geistes.
Immer horcht das Selbst und sucht: es vergleicht, bezwingt, erobert, zerstört. Es herrscht und ist auch des Ich’s Beherrscher.
Hinter deinen Gedanken und Gefühlen, mein Bruder, steht ein mächtiger Gebieter, ein unbekannter Weiser- der heisst Selbst. In deinem leibe wohnt er, dein Leib ist er.
Es ist mehr Vernunft in deinem Leibe, als in deiner besten Weisheit. Und wer weiss denn, woyudein Leib gerade deine beste Weisheit nöthing hat?
...
... so will euer Selbst untergehn, ihr Verächter des Leibes.
Untergehn will euer Selbst, und darum wurdet ihr zu Verächtern des Leibes! Denn nicht mehr vermögt ihr übereuch hinaus zu schffaffen.
Und darum zürnt ihr nun dem Leben und der Erde. Ein ungewusster Neid ist im scheelen Blick eurer Verachtung.
Ich gehe nicht euren Weg, ihr Verächter des Leibes! Ihr seid mir keine Brücken zm Übermenschen!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論身體的蔑視者

官能所感覺的、和精神所知曉的一切,並不是到此為止。官能和精神會使你以為這便是一切事物的極限:這便是他們的空虛之處。官能和精神乃是工具和玩具,在他們後面潛伏著「本身」。本身也運用官能的眼睛尋覓、精神的耳朵聆聽。本身總是聽著、找著,它比較、加壓、征服並摧毀。它控制著,包括控制著自我。
我的兄弟,在你的思想和感覺後頭,站立著一個有力的統治者,一個不得而知的智者──它的名字叫做本身。它在你的身體裡潛伏。它是你的身體。
你的身體比你最高的智慧更富理性,誰又曉得你的身體為什麼那麼巧地需要你最高的智慧?
‧‧‧
於是你的本身要下降──身體的蔑視者哪。你的本身要下降,那就是為什麼你成為身體的蔑視者。只因你不能夠再創造新的自己。
那便是你為什麼對生命和大地憤怒。不知不覺的嫉妒洩漏在你輕蔑的乜斜當中。
啊,身體的蔑視者,我不會步上你的後塵。你不是通向超人的橋樑。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繼前言之中以"貧瘠、污穢並帶來可悲的滿足"來形容肉體後
這一段又提及了有關對身體的蔑視
以及這條道路的不可行
這些強調應該是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在黑格爾與康德之後
當時的哲學世界著迷於形式與無形的世界
而存在主義的前身則是違逆此一潮流的微薄力量

哲學對我來說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為它是如此切近卻又如此遙遠
從純理性的古典哲學一路走來
邏輯與抽象思考幾乎達到了頂峰
--也幾乎變成一條死巷
生在現代
我無法想像沒有心理學與存在主義的常識
自己將會是怎麼一個不同的模樣
這種不可逆的集體知識發展
造成了不可避免的hyperreflectiveness
(過度內省,可以簡譯為"想太多")

在我眼中
存在主義直接影響到心理學以及現象學的發展
是一個很有趣的史實
向內用傳統的,充滿因果論的解讀去分析人的存在
導向了心理學
向外用這個新的立足點,企圖抽絲剝繭消去預設立場
把人的存在與人以外的存在分開討論而誕生的現象學
前者我從以前就一直無法感受到它身為一門學科的魅力
後者我自從有機會接觸以來
愛不釋手

在討論對身體的蔑視的同時
尼采在這裡提出了模糊的"本身"的原型
是我在整理這篇文章才感受到的有趣發現
果然這個系列會怎麼發展
真是難以預料啊


read more...

August 12, 2009

描述成人子女回家的電影

記得曾經讀到一段話說
"每個快樂而正常的家庭共有許多因素
每個不正常的家庭則都是獨特的案例"

最近看了幾部電影
主題都是一家的小孩長大離家各組家庭之後
重新回到父母家裡
也就是描繪曾經一起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人
多年之後又聚首的經驗
四部片描繪的是四個非常不同的故事
但是卻都探討到類似的主題
正好可以拿來比較
先整體討論一下片子的基調與整體評分
後面才以主題來寫

Dan in real life ★★★★☆
每年一度的家庭聚會,描繪出一個似乎太夢幻的,感情緊密的家
這部片是很輕鬆的喜劇
基本上不是什麼特別深刻的經典之作
但是很容易觀賞
Juliette Binoche 在本片裡造型非常地可愛
我尤其喜歡導演特邀的配樂
出自年輕的挪威作曲家Sondre Lerche 之手
因為好聽的音樂所以讓人不介意再看幾次

The family Stone ★★★★☆
一家人每個人都有非常強烈而獨特的性格,也因此引發了非常多的衝突
這部片的每個演員都非常閃耀
但是戲路定型
像是Diane Keaton, Luke Wilson 與 Dermot Mulroney
在這部片裡都有點唱老調的感覺
負責讓人討厭的Sarah Jessica Parker 完美達成任務
所以即使我不是特別喜歡她
這次的表演還是會給她打個"佳"
值得一提的是Rachel McAdams 不計形象演出邋遢的壞小姑
以及戲份不多但是討喜的Claire Danes
Claire Danes 實在是很有靈氣
劇本把他們各自的角色塑造得很強烈
不過也因為這樣所以讓這一家人看起來太不真實了
獨特到缺乏生活感
娛樂性倒是有的
所以基本分還是在

Junebug ★★☆☆☆
離開家到大城市發展的遊子再度回到老家保守的小鎮的時候,雙方各自面對的衝擊
這部片整體來講很悶
其中懷孕的二媳婦簡直單純又熱誠到讓人覺得她精神異常
不過我猜在保守的美國鄉下地方的確是可能有這樣的人存在

Eulogy ★★★☆☆
儘管共同生活了半輩子,每個家庭成員卻仍然擁有彼此不為人知的一面
劇情誇張荒謬的一部片
看的時候算是有趣
但是看完不會特別想要重看
女主角Zooey Deschanel 的扮相沒有在"Yes Man"裡搶眼
不過這也是配合整體使然
如果讓她太亮眼應該也會很奇怪

劇情元素上一個共同出現的主題就是手足間的對比
Dan in real life 裡,因為這是個彼此相愛的家
所以啥都不會有事
就算有些彼此挖苦開玩笑的部分
也都發乎情止乎禮
片中哥哥愛上弟弟的女友
以黑白分明的"哥哥比較好"一筆帶過
手足間的競爭因為太簡化所以沒什麼看頭
The family Stone 裡有許多條平行的線
像是Stone 家已婚的異性戀女兒與有穩定伴侶的同性戀兒子各自有養兒育女的夢想
前者正在懷孕的過程中,後者則正經歷領養的資料審核
"有出息的那個兒子"Everett 與放蕩不羈的Ben
所受到的母親或妹妹的關愛程度明顯不同
而不管是別人或自己所賦予的形象
都隨著時間,僵化了自己
嚴肅不知變通的Meredith 與總是比較受歡迎的Julie
則觸及從小到大被比較而產生的心結
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個性,也無法改變別人的觀感
唯一能做的是接受自己,進而找到接受自己的人
Junebug 裡的哥哥到外地發展,而弟弟留在老家
幾乎不可避免的
離開家的那個回了家,總是比較寶貝
提及外地的什麼事物都很有優越感
老是在家裡的那個不免覺得被冷落
甚至開始不滿自己的生活
兄弟之間存在某種強烈的對抗意識
Eulogy 裡描繪出最不同的兄弟姊妹
因為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
父母很難對每個孩子都公平
甚至手足之間也必定有感情親疏之差
二女兒帶著女友回家出櫃
此舉引發了一連串衝突
也加深了所有人對於態度最嚴厲的大女兒的不諒解
但是表面上的態度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即便是家人,也有許多仍然隱藏的故事

另一個共通的劇情元素則是晉見交往對象的家人
Dan in real life 裡被帶到家裡的女友
發現自己所交往的對象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個人
不過既然在這個家庭裡業已受到歡迎
從跟弟弟交往變成跟哥哥交往好像也沒差
--就是這樣有點誇張的設定
The family Stone 裡SJP與男友的家人完全不對盤
無法順利融入的過程裡
男友的態度從袒護變成重新評估眼中的她
隨著故事的演變
發現原來男友本身缺乏對自己的瞭解而與她交往
而家人的不接納只是催化了這些根本上的不合
爆發為衝突的過程
Junebug 裡的女友一到了男朋友的家裡
才發覺他是來自如此保守的背景
雖然與男友相愛,但是一旦見過對方家長之後
隨之而來的各種"加入家庭"的期望逐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Eulogy 這部分的描寫只算是輕輕帶過
身為驕傲公開的女同性戀
二女兒的女友用坦率的態度
傳達想要成為家族一員的誠意

劇情共通元素之三是死亡所帶來的陰影
Dan in real life 裡用過去式描述死亡
Dan 的喪妻讓他封閉心房
事隔多年以後
要把死去的妻子安置在心裡哪個角落
才能讓人生進行下去?
The family Stone 裡用未來式描述死亡
身為家族精神支柱的母親非常地任性
也養出了一群非常有自我意識的孩子們
這是即便老一輩凋零
仍將繼續在家族血液裡流傳的遺產
Junebug 裡用進行式描述死亡
在人生中面對衝擊的時候,是最需要家人的支持的時候
而人生的衝擊之中,面對死亡自然是最大的課題之一
你能不能真心地愛屋及烏?
在愛一個人的同時,愛他的家人如此之深
而能與他們一起共渡難關
Eulogy 用過去進行式描述死亡
因為父親的葬禮而聚集起來的三代
在回溯死者的人生全貌的過程裡
每個角色本身也增進了對對方與自身的瞭解

家人絕對是世界上最深刻而複雜的關係
比起多少可以選擇的所有其他關係來說
血緣是無法改變的羈絆
這些描述獨立後的子女與原生家庭的關係的電影
相信任何年紀夠大的人
都可以在某處找到產生共鳴的地方


read more...

August 10, 2009

Lied Vom Kindsein– Peter Handke

這是剛開始學德文的時候讀到的一首詩
它出現在導演Wim Wenders 的作品Der Himmel über Berlin 之中
這首詩擷自Wim Wenders 的網站
(之前提過這部電影的版本比較)
此處不惴簡陋翻出大致上的意思

Als das Kind Kind war,
ging es mit hängenden Armen,
wollte der Bach sei ein Fluß,
der Fluß sei ein Strom,
und diese Pfütze das Meer.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走路搖擺著手臂
想像小溪是河流
而河流是江水
小水坑則是海

Als das Kind Kind war,
wußte es nicht, daß es Kind war,
alles war ihm beseelt,
und alle Seelen waren eins.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他不知道自己是個孩子
一切都有靈魂
而所有的靈魂是一體的

Als das Kind Kind war,
hatte es von nichts eine Meinung,
hatte keine Gewohnheit,
saß oft im Schneidersitz,
lief aus dem Stand,
hatte einen Wirbel im Haar
und machte kein Gesicht beim fotografieren.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不曾對什麼有意見
不曾有習慣
常常盤坐著
站著時突然就動了起來
頭髮裡有髮旋
拍照時不會故作表情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 es die Zeit der folgenden Fragen:
Warum bin ich ich und warum nicht du?
Warum bin ich hier und warum nicht dort?
Wann begann die Zeit und wo endet der Raum?
Ist das Leben unter der Sonne nicht bloß ein Traum?
Ist was ich sehe und höre und rieche
nicht bloß der Schein einer Welt vor der Welt?
Gibt es tatsächlich das Böse und Leute,
die wirklich die Bösen sind?
Wie kann es sein, daß ich, der ich bin,
bevor ich wurde, nicht war,
und daß einmal ich, der ich bin,
nicht mehr der ich bin, sein werde?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是問這些問題的時候:
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你?
為什麼我在這裡而不是那裡?
時間從哪裡開始,空間在哪裡結束?
太陽下的人生不是一場夢嗎?
我所看見,聽到或聞到的,不是遮蓋世界的世界裡的表象嗎?
雖然有惡跟人們,真的有惡人存在嗎?
在我存在之前我不在,在我存在之後我不在,這怎麼可能呢?

Als das Kind Kind war,
würgte es am Spinat, an den Erbsen, am Milchreis,
und am gedünsteten Blumenkohl.
und ißt jetzt das alles und nicht nur zur Not.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吃到菠菜,青豆,米布丁或蒸花椰菜就想吐
但是現在全部都吃了
而且不需要人強迫

Als das Kind Kind war,
erwachte es einmal in einem fremden Bett
und jetzt immer wieder,
erschienen ihm viele Menschen schön
und jetzt nur noch im Glücksfall,
stellte es sich klar ein Paradies vor
und kann es jetzt höchstens ahnen,
konnte es sich Nichts nicht denken
und schaudert heute davor.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曾經有一次醒在陌生的床上
而現在一次又一次如此
當時身邊的人都是很漂亮的
而現在只有極幸運的人才是
當時他可以很清晰地在心底描繪天堂
現在頂多只能夠猜想
當時他無法理解什麼是絕對的空無
現在他想到絕對的空無就充滿恐懼

Als das Kind Kind war,
spielte es mit Begeisterung
und jetzt, so ganz bei der Sache wie damals, nur noch,
wenn diese Sache seine Arbeit ist.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總是充滿興奮地玩
現在如果要他能夠同樣地興奮
只有當事情與他工作有關的時候

Als das Kind Kind war,
genügten ihm als Nahrung Apfel, Brot,
und so ist es immer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只要有蘋果和麵包當食物就夠了
而這至今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fielen ihm die Beeren wie nur Beeren in die Hand
und jetzt immer noch,
machten ihm die frischen Walnüsse eine rauhe Zunge
und jetzt immer noch,
hatte es auf jedem Berg
die Sehnsucht nach dem immer höheren Berg,
und in jeder Stadt
die Sehnsucht nach der noch größeren Stadt,
und das ist immer noch so,
griff im Wipfel eines Baums nach dem Kirschen in einem Hochgefühl
wie auch heute noch,
eine Scheu vor jedem Fremden
und hat sie immer noch,
wartete es auf den ersten Schnee,
und wartet so immer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他抓著滿手的苺果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生核桃讓他的舌頭發麻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每座山上,他渴望到達更高的山
當時在每座城市,他渴望到達更大的城市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樹頂摘櫻桃總是伸手向最高的枝條
而這至今如此
當時在陌生人面前的羞怯
而這至今如此
等待著每年第一場初雪
而這至今如此

Als das Kind Kind war,
warf es einen Stock als Lanze gegen den Baum,
und sie zittert da heute noch.
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
把一根樹枝像矛一樣地射向一棵樹
而那根樹枝至今還在那裡震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