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f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ife. Show all posts

June 19, 2025

Chalk Outlines-- Ren X Chinchilla 歌詞中譯

Chalk Outlines-- Ren X CHINCHILLA
粉筆線 -- Ren (Ren Gill) X Chinchilla (瑞恩·吉爾 X 絨鼠/金吉拉)


https://youtu.be/4Vn_N5IHHoc


I'm still here in this bed that I crawled in
昨晚爬上床,醒來我還在這裡
I hope that I'm someone else in the morning
我希望醒來的我變成另一個人
So take this one, wash it down and you'll be fine
所以,吞下它,配著水,你會沒事的
Then walk around in a floating chalk outline
繼續周圍浮著粉筆輪廓線行走

But so it goes, let it be
就這樣吧,順其自然吧
In the gallows, I balanced on my toes so I can breathe
在絞刑架上,我踮起腳尖保持平衡,好讓自己呼吸

But little by little, bit by bit
但一點一滴,一點一滴
I push it back down with a new habit
我用新的習慣推開它
If not for long, just for a while
即使時間不長,一陣子也好
I'll bury myself with a great big smile
我會把自己埋在一個大大的微笑裡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We trace ourselves in these chalk outlines
我們在這些粉筆線中將自己描邊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Erase ourselves in thesе chalk outlines
從這些粉筆線中抹去自己

Sertraline and a sip of sеrotonin
舍曲林和一點血清素*
Don't cry 'cause there's a pill for everything
別哭,因為不論什麼都有藥可醫
Take this one, wash it down and you'll be fine
吞下它,配著水,你會沒事的
The feeling goes and you draw a chalk outline
感覺洶湧,你用粉筆線勾勒出輪廓

And so it goes, let it be
就這樣吧,順其自然吧
In the gallows, I balanced on my toes so I can breathe
在絞刑架上,我踮起腳尖保持平衡,好讓自己呼吸

But little by little, bit by bit
但一點一滴,一點一滴
I push it back down with a new habit
我用新的習慣推開它
If not for long, just for a while
即使時間不長,一陣子也好
I'll bury myself with a great big smile
我會把自己埋在一個大大的微笑裡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We trace ourselves in these chalk outlines
我們在這些粉筆線中將自己描邊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Erase ourselves
抹去我們自己

It's such a perfect day
今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Take it just in case, take it just in case
吃吧,以防萬一,還是吃吧
I'm scared of being okay
我害怕一切很好
'Cause all things change, all things change
因為一切都會改變,一切都會改變
It's such a perfect day
今天真是完美的一天
It's a beautiful shame, it's a beautiful shame
美麗的遺憾,美麗的遺憾
I'm scared of being okay
我害怕一切很好
'Cause all things change
因為一切都會改變

But little by little, bit by bit
但一點一滴,一點一滴
I push it back down with a new habit
我用新的習慣推開它
If not for long, just for a while
即使時間不長,一陣子也好
I'll bury myself with a great big smile
我會把自己埋在一個大大的微笑裡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We trace ourselves in these chalk outlines
我們在這些粉筆線中將自己描邊
Oh my my, oh my my
哦,我的天,哦,我的天
Erase ourselves in thesе chalk outlines
從這些粉筆線中抹去自己

* 註:皆為抗憂鬱劑
* 按:另推薦這篇中文臉書Asianfan Renmakesmusic 介紹好文:Ren 生平簡介,也推薦另一首更重要的作品 Hi, Ren,以下內容截自曲後獨白

As I got older, I realised there were no real winners,
and there were no real losers in psychological warfare.
But there were victims and there were students.
It wasn't David versus Goliath.
It was a pendulum eternally swaying from the dark to the light.
And the more intensely that the light shone,
the darker the shadow it cast.
It was never really a battle for me to win.
It was an eternal dance.
And like a dance, the more rigid I became the harder it got.
The more I cursed my clumsy footsteps the more I struggled.
So I got older.
And I learned to relax.
And I learned to soften.
And that dance got easier.
It is this eternal dance that separates human beings,
from angels, from demons, from gods.
And I must not forget, we must not forget,
that we are human beings.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意識到心理的戰爭之中沒有真正的贏家,
也沒有真正的輸家。
但有受害者,也有學生。
這並非大衛戰勝歌利亞的戰爭。
而像一個鐘擺,永遠在黑暗和光明之間搖擺。
光明越強烈,它投下的陰影就越暗。
這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一場需要我去贏得的戰役。
而是一場永恆的共舞。
就像舞蹈一樣,我越僵硬,就越難。
我越是咒罵自己笨拙的腳步,就越是掙扎。
於是,我長大了。
我學會了放鬆。
我學會了溫柔。
這支舞蹈也變得更容易了。
正是這永恆的一舞,將人類、與天使、與惡魔、與神區分開來。
我不能忘記,我們不能忘記,
我們都是人。





read more...

November 05, 2024

Picture You -- Chappell Roan 歌詞中譯

Picture You -- Chappell Roan
想像你 -- 查普爾·蓉 (沙紅 聖堂)
from The Rise and Fall of a Midwest Princess
專輯:中西部公主的崛起與衰亡
Producer: JPA Creative

Draw the blinds
拉下百葉窗
Light every candle
點燃每根蠟燭
Slip off my pretty dress down my chest
漂亮的洋裝褪下我的胸口
When I think of you
當我想你的時候
Every night
每晚
Both lips on the mirror
雙唇貼上鏡子
It's ritualistic
儀式一般
Counting lipstick stains where you should be
在你該在的地方一一印上口紅

Oh, I need you around
哦,我需要你
I'm getting close now
我快到了

Do you picture me like I picture you? (Oh)
你想我,就像我想你嗎? (哦)
Am I in the frame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Oh)
你怎麼看,我是否在你的視線中? (哦)
Do you feel the same? I'm too scared to say (Oh)
你也有同樣的感覺嗎?我說不出口一半(哦)
Half of the things I do when I picture you
我所做的事,當我想你的時候

So, tell me now (Tell me now)
所以,告訴我(現在告訴我)
All your perversions (Oh, oh)
你所有的癖好(哦,哦)
Am I doing research in a mini skirt (Am I?)
我穿著迷你裙認真研究嗎(是嗎?)
At the library in your hometown?
在你家附近的圖書館嗎?

Oh, I need you around
哦,我需要你
I'm getting close now
我快到了

Do you picture me like I picture you? (Oh)
你想我,就像我想你嗎? (哦)
Am I in the frame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Oh)
你怎麼看,我是否在你的視線中? (哦)
Do you feel the same? I'm too scared to say (Oh)
你也有同樣的感覺嗎?我說不出口一半(哦)
Half of the things I do when I picture you
我所做的事,當我想你的時候

When I picture you
當我想你的時候
Aah, aah
啊,啊
Aah

Aah, aah
啊,啊
Aah


Do you picture me like I picture you? (Oh)
你想我,就像我想你嗎? (哦)
Am I in the frame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Oh)
你怎麼看,我是否在你的視線中? (哦)
Do you feel the same? I'm too scared to say (Oh)
你也有同樣的感覺嗎?我說不出口一半(哦)
Half of the things I do when I picture you
我所做的事,當我想你的時候



read more...

September 26, 2024

Birds of a Feather-- Billie Eilish 歌詞中譯

Birds of a Feather (Billie Eilish song)
Billie Eilish/ Finneas O Connell

πολλάκις γαρ συνερχόμεθα τίνες εις ταύτο, παραπλησίαν ηλικίαν έχοντες διασώζοντες την παλαιάν παροιμίαν

I want you to stay
留下來
'Til I'm in the grave
直到我踏入墳墓
'Til I rot away, dead and buried
直到我腐化、死透
'Til I'm in the casket you carry
直到我躺在你抬的棺材中
If you go, I'm going too, uh
如果你離去,我也要走
'Cause it was always you, alright
因為一直只有你
And if I'm turning blue, please don't save me
就算瀕死也別救我
Nothing left to lose without my baby
沒有了你,我沒有什麼好失去

Birds of a feather, we should stick together, I know
相同氣息的我們應該要在一起
I said I'd never think I wasn't better alone
以前我不覺得會有選項比孤獨更好
Can't change the weather, might not be forever
天有不測,或許不會永遠
But if it's forever, it's even better
但如果有永遠,那就更好


And I don't know what I'm crying for
我不知道眼淚從何而來
I don't think I could love you more
我不覺得我還可以愛你更多
It might not be long, but baby, I
或許不長久,但是寶貝我

I'll love you 'til the day that I die
我會愛你直到我走
'Til the day that I die
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
'Til the light leaves my eyes
直到神采永遠離開我的眼
'Til the day that I die
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

I want you to see, hm
我多希望你能看到
How you look to me, hm
在我眼中看見的你

You wouldn't believe if I told ya
即使我說了你也不會相信
You would keep the compliments I throw ya
——那樣你才會接受我的稱讚

But you're so full of shit, uh
你什麼都不懂
Tell me it's a bit, oh
告訴我你是在開玩笑
Say you don't see it, your mind's polluted
你說你看不出來——你的心智被蒙蔽了
Say you wanna quit, don't be stupid
你說你想放棄了——別傻了

And I don't know what I'm crying for
我不知道眼淚從何而來
I don't think I could love you more
我不覺得我還可以愛你更多
Might not be long, but baby, I
或許不長久,但是寶貝我
Don't wanna say goodbye
還不想說再見

Birds of a feather, we should stick together, I know ('til the day that I die)
相同氣息的我們應該要在一起,我知道 (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
I said I'd never think I wasn't better alone ('til the light leaves my eyes)
我未曾想過會有選項比孤獨更好 (直到神采永遠離開我的眼)
Can't change the weather, might not be forever ('til the day that I die)
天有不測,或許不會永遠 (直到我離開的那一天)
But if it's forever, it's even better
但如果有永遠,那就更好

I knew you in another life
我在另一生認識你
You had that same look in your eyes
你的眼神沒有變
I love you, don't act so surprised
我愛你,別好像很驚訝


read more...

December 26, 2023

數位極簡主義 Digital Minimalism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的《數位極簡主義》(Digital Minimalism)是一本發人深省的書,探討了數位科技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並提供了實用方法,讓人調整平衡和找回我們的注意力。

翻譯自Translated from Facebook post by Paul Brizo Sultones, 2023/11/21

以下是本書介紹的 10 個要點:

1. 了解數位混亂的成本:

本書強調首先要認識到過度使用數位消費所帶來的負面後果,例如效率下降、焦慮程度增加和人際互動減少。

2. 定義你的價值觀和優先順序:

為了有意識地建立更有意義的數位生活,首要任務就是確定你的核心價值和優先事項。有了這些才能夠確定哪些數位工具和活動適合你的目標,並減少使用不符合你的目標的工具、和減少範圍外的活動。

3.擁抱孤獨和無聊:

經常的獨處和無聊對於創造力、自我反思和個人成長其實很重要。透過減少數位干擾,你才能夠創造空間,保留給這些寶貴的體驗。

4. 參與高品質的休閒活動:

專注於從事真正提供滿足感和意義的活動,不要無意識地瀏覽社群媒體或無止盡地被動接受網路內容。這可能包括培養嗜好、從事體能活動、與親友相處或追求個人興趣。

5. 實施數位整理:

考慮選定某個特定的數位平台或工具,在一段時間內暫時停止使用它。這可以讓你重新評估它們在你生活中的價值,並重新掌控你的注意力。

6.與社群媒體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社群媒體平台的設計初衷是使人上癮,並有能力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這本書提出了一些策略,例如限制使用、管理與設定你的訊息來源,以及使用社交媒體時先抱有目的,而不是無意識地捲動閱讀。

7. 現實世界的連結優先:

建立深厚的關係和培養歸屬感,都仰賴面對面的互動。積極尋找與他人實體聯繫的機會,減少對數位通訊的依賴。

8. 建立數位界限:

先有明確的想法作為方針,你想要何時以及如何使用數位工具。留出特定的時間來檢查電子郵件和通知,並避免將數位產品帶入家裡某些生活範圍,例如臥室或餐桌上。

9. 重新分配休閒時間:

利用從數位干擾中解放出來的時間,從事其他帶給你快樂和成就感的活動。這些可以是閱讀、追求嗜好,甚至只是片刻的安靜思考。

10. 實驗與調整:

尋找適合自己的數位極簡主義方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嘗試不同的策略,觀察它們對你的健康的影響,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數位極簡主義的目標不是完全消除生活中資訊科技的使用,而是練習有意識地、以符合你的價值觀和優先事項的方式使用它。


read more...

September 22, 2020

I like Trump, but I don't love him

I like Trump, but I don't love him 之大逆風雜感 XD (警語:真的很雜,不雜不用錢)

最近有些粉絲頁會拿民主黨角色來比擬國民黨,大玩政治fuzzy 翻譯的梗,我頗不認同。在我看來,民主黨與民進黨近年的某些趨勢相像得多。(說明定義:政治fuzzy 翻譯就是在辛普森家庭等卡通之中大鳴大放的作法,而我對此評價很低。因為美國與台灣的各種時事畢竟不是緊密對應,中文版內容往往變得支離破碎、概念亂湊,在我眼中,這與過去那些是非混亂的政治相聲得以成長的沃土,根本是一脈相傳,有害於建立嚴謹思考的公民意識。)

民進黨與民主黨在議題上都是偏向進步立場(例如支持同婚、對墮胎的立場較諒解、相對支持廢死、強調社會福利等),支持群都是原本來自中產階級與勞工而對手政黨偏向財團,但都是近年來轉型成為吸引較高學歷與專業人士以及業界。而川普所乘的厭惡菁英的民粹旋風,則有幾分像似前幾年韓國瑜的崛起。

這篇桑德爾的文章批評民主黨毫不遮掩的對低學歷者的歧視。這也是我自己的美國朋友圈的經驗驗證。支持民主黨的人,往往將支持川普的人形容成一群扁平的群眾:沒知識甚至反智、不識好歹所以不知道民主黨的低學費與全民健保政策主張之中他們將受益最大、被川普的話術所騙。實在令我想到之前我的同溫層對於韓粉的想像。

然而社會必須修復而非加深分裂,我推崇鄭國威提出的「因應假新聞的典範」提出的概念(註1)。我們不需要仇視相信假新聞的人,立即選擇對立,將「相信而散布的人」立即等同於「惡意製造消息的來源」;反之,我們應該開發疫苗、提升免疫力,也就是加強媒體識讀教育。我也是如此看待與自己政治概念不同的人。對於至今支持黃國昌、柯文哲的人,民進黨的熱中支持者不需要也不應該用什麼「中共同路人」之流的說法攻擊,而是該從根源信念、更加緊扣議題去討論。這是泛綠近來常被稱為「綠共」的原因。許多網路論戰都有這個問題:大家似乎都假設對方與自己接收過一模一樣的資訊。而這個前提常常根本不成立。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在討論爐渣案、萬人血清、美豬議題的時候,試著去讀過自己沒有讀過的資料、理解對方的疑慮,那麼我覺得爭辯的兩造真的沒有誰比較高明。

川普其實對於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很可怕的災難總統。你能夠想像總統跟知名AV 女星外遇,然後還付錢給他、用法律協議買他閉嘴,甚至這筆金流還疑似來自政治獻金嗎?你能夠想像任何政治人物直接雇用自己完全沒有政治圈歷練的女兒女婿進白宮,擔任要職嗎?你能夠想像台灣的政治人物在電視中說出「直接抓女人的屄」因為他們喜歡嗎?你能夠想像蔡英文覺得陳時中跟公衛專家們不稱職,所以自己整天開記者會說明疫情,卻聲稱怕引起大眾恐慌所以一直說「不用擔心這個疫情真的沒什麼嚴重的」,國家卻每天一直幾萬幾萬的確診,直到全國死了20 萬人還沒個盡頭嗎?

我身為台灣人,當然比較希望川普當選。這是相較於民主黨的拜登之下的選擇。但是我們真的不需要被川普所綁架,甚至幫他擦脂抹粉到這種地步。

註1:因應假新聞的五種典範,鄭國威
https://medium.com/鄭龜煮碗麵/因應假新聞的五種典範-a9786547bf1e


read more...

April 03, 2019

試著去同意我能夠同意的意見中,最偏向我反對的言論 (The most marginally agreeable)

去年11月的選舉中,父親輔選的里長順利連任了。

從我有記憶以來,父親就支持民進黨。陳水扁選上總統,眾人欣喜若狂的那夜,他曾非常開心地說,他要開始轉為支持國民黨了。因為他希望當個在野黨的支持者,永恆牽制當權者。當時我想他是喊喊而已,因為明白他有多熟悉與痛恨國民黨過去的威權作為。

爹娘居住多年的社區當年開發時有眷村淵源,藍綠比大約是7:3。之前的萬年里長毫無建樹,各種鞏固私人利益的囂張作為。幾年前社區終於找到一位好事者願意出來競選里長,一番苦戰後順利當選。該屆選舉的那一天,前任里長動員了貌似凶神惡煞的不正派人士在各投票所附近徘徊的行徑,仍歷歷在目。

當選之後,新任里長果然帶來氣象一新的社區發展。過去十年沒見過的基礎建設都動起來了,包括社區監視器、路口廣角鏡汰換、路燈照明與排水溝改善工程、電力與電信線路的地下化等,里長除了清廉、監工勤快、社區也組織了打掃志工,每個週末由里長帶頭打掃,持續的努力累積,讓整個社區的景觀四年後截然不同。住戶們最喜歡掛在嘴上的說法就是「房價都漲了不少」。

直到我碰巧參與了選前最後一天的競選活動,才詳細知道,其實這位父親近年出盡力量支持輔選的里長是位鐵桿深藍,選前之夜請上台說話的character witness 地方人士,是他們軍中的大學長,之前配合幫忙尋找資源與話事的,也是一位國民黨籍議員。在我還來不及驚訝的時候,又得知,本屆在輔選團隊的努力說服之下,共同配合的議員將也有民進黨籍。也就是,鐵桿深藍的里長競選時、要做鄉里建設時,是打算同時與一位國民黨與一位民進黨議員合作,也以此公開向社區宣傳拉票。

超越藍綠的合作,其實在這樣的生活中發生與實踐。I still believe there is middle ground in Taiwan. 這理應不需要標榜,因為過去至少十多年以來,政治協商切實地將台灣社會向前推進,「樁腳」與「利益交換」從未遠離政治實務。

在同溫層內取暖實屬難免,但我自求一旦驚覺自己在妖魔化、嘲笑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就該適可而止。如果你自己的認知不願意動搖分毫,卻一味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這種溝通有很大機會結果是無效的。我最近在做的練習是,試著去同意我能夠同意的意見中,最偏向我反對的言論。To accept the most marginally agreeable statement. 甚至讓自己成為這樣的想法的傳遞者。停止極化思考、跨出同溫層,是現在的我想做的。

最後,與大家分享一場TED 演講:請對手一同吃午餐 Take the Other to Lunch-- Elizabeth Lesser 可選擇繁體中文字幕,不喜影片也可閱讀逐字稿。

https://www.ted.com/talks/elizabeth_lesser_take_the_other_to_lunch/transcript?language=en


read more...

February 20, 2013

公民參與

1. 政治與媒體現況,公民的責任比例有多高?
到底是媒體餵養出閱聽大眾的壞品味,還是閱聽大眾的壞品味製造出這樣的市場環境,使得媒體必須迎合這壞品味才能夠套利? (如果媒體有求生壓力,尚能夠以此藉口開脫。最可怕的是不想賺錢/不需要賺錢的媒體。)

到底是政治人物餵養出選民的壞品味,還是選民的壞品味製造出這樣的選舉環境,使得政治人物必須迎合這壞品味才能夠掌權? (如果政治人物有求生壓力,尚能夠以此藉口開脫。最可怕的是不再有選舉考量,不在意支持度的政權。)

如果我們永遠允許他者擔負責任,允許自己不作為,等待世界變得更好,自外於「壞品味的人」圈,只是一種無所本的傲慢而已、也就是允許自己受到命運與環境的安排還沾沾自喜而已。我會認為「我的所有作為與無作為,也貢獻餵養了壞品味」,甚至要時時自認「我也是壞品味的人」。

2. 都是爛蘋果,政治冷漠是一種個人選擇?
兩種政治冷漠的層級:一個選民掌握了資訊以後,選擇以不參與投票或投廢票來表達己見,這樣的做法與一開始就與所有資訊絕緣,想來是有差別的。但是我無法想像任何一個正當的政治勢力,會運用它的影響力,鼓勵選民不要參與投票。「都是爛蘋果」的說法,自我排除了任何自身可以改變現況的機會,允許自己避免困難的抉擇,而維持自己的潔癖與「高度」──只要你曾有一瞬間覺得這敘述指的可能是你,不妨再考慮一次。選戰中容易受歡迎的是討論收益與直接受惠的群體,成本與代價一次又一次被鬼隱──別以為你放棄投票就不須納稅,不須一同負擔這些承諾。你以為維持了自己的清潔,實則坐視默許了有目的者的所有行為。所以兩種政治冷漠的層級,在效果上是一樣的──沒有產生任何效果。

政治冷漠當然是一種個人選擇,但是我並無法苛責政治狂熱者的強烈勸說。因為政治信念與宗教信念不同。宣揚宗教信念的人,出發點是「拯救你」,目的是要你加入團體;宣揚政治信念的人,出發點則是「需要你一起來拯救我們」,因為你已經身在同一群體中。選擇作為一個無神論者的你,並不會在脆弱情感以外傷害到宗教團體。選擇作為政治冷漠的公民的你,卻同樣地承擔這國家的共同命運。

3. 找出差異很容易,尋求共識困難得多。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政治作為眾人之事如此複雜困難。可以想像一個熱切的極端團體,意見強烈且有組織,所以相較於一般大眾零散的意見來說,他們有更強烈的動機,也有更好的機會實際影響政治團體。例如財團或宗教團體,因為有廣大的人脈與財力,所以可以對候選人或政黨的意見施壓。

最直接能夠左右政治/政策的,就是政黨團體。而最終這些他們受到的影響,需要通過選舉的考驗。政治人物們有哪些可能的工具,促使輿論支持他們? 政黨可以怎麼做與正在怎麼做,我們來設想與觀察看看,而不只停留在指責其失職的幼稚心態。

(A)為了取得多數,各種極端意見必須妥協弱化,維持對於整體的利大於弊,以爭取更廣大的支持──這是理想中的發展途徑。
(B)當權者選擇包裝美化這些政見,強調優點隱藏缺點以騙取支持,讓將受到負面影響的人民被矇蔽,讓事情得以順利推行──這是次一等的發展途徑。
爭取支持還有另一種途徑,就是(C)完全忽略前述所有問題,淡化議題與意見這些理性面之爭,訴諸選民感覺與印象的情感面決策機制。美化政見遠不如美化政治人物個人形象見效,還順帶扼殺了真理越辯越明、極端意見相互平衡牽制的機會。(So be careful when someone is imaged as "a good guy". That usually implies he's not "the right guy".) 美化形象之中也涵蓋非常重要,而且比較難以論定優劣的做法,如媒體曝光與選民服務。這同樣是訴諸選民的情感面,建立親切感與熟悉感。如果訴諸情感面的做法,還包括了以恐懼威脅,如資方以工作安全相逼、或政黨互控對手危及人民存亡安全等,對我個人而言,是踩在即將喪失民主精神的那條線上了,不可不慎。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以上都有很好的收效,所以仍被慣常使用。

4. 策略性/階段性的結盟,幕後操作與公關形象。

既然可以想像出並觀察到以上的各種做法,下一步可以探索自己的界線。我想多數人會同意,目前台灣的狀態不甚美妙。所以我們需要的是改變現況。我們需要集結力量,而不是又找到一個新角落繼續自命清高。需要感染身邊的人關心。下一步,再好的理想,無法透過現有體制,進入權力圈發生影響力,就是枉然。
這個社會喜歡「微小但(情感上非常)確定的正義」遠勝「重要但複雜的正義」。
在現在,別提起身反抗,就算是僅僅讓公民意識甦醒,知道哪些事情可以爭取、哪些言論可以懷疑,都必須先學會不敬。
「因為對的理由做對的事」──當然很好,很遺憾我們並不是活在完美的理想世界裡。「因為錯的理由做錯的事」──當然不該發生,所以也不是尋思的重點。這個世界上的黑與白一直很少,向來就是深深淺淺的灰,沒有上帝之眼或是絕對真理告訴我們最終答案。(If anyone would like to provide you with an answer, be very incredulous.) 所以如果有這麼一刻,我們手上剩下的是:
「因為對的理由做錯的事」V.S.「因為錯的理由做對的事」
該怎麼辦呢?
如果代換為價值更中立的敘述:
「因為我認同的理由做我不認同的事」V.S.「因為我不認同的理由做我認同的事」
又該怎麼辦呢?

這個選擇的必然出現,對我個人來說,是思索民主與實際改變現況等問題的一個里程碑。為此文誌。

寫完這篇筆記,我想想,或許現在正是這討論發生的最好時機吧。一旦接近選舉,大家就會體溫上升,開始覺得此文是為了特定政治團體遊說了。但事實上這篇筆記,正如我大部分的筆記,只是一次個人體驗與探索的紀錄罷了。

推薦延伸閱讀:
「學生好乖,部長來給你們檢查身體」
為自己而戰—淺談七年級生的政治冷感症
兩種慈善


read more...

July 17, 2011

土地正義 2011年717凱道守夜行動

遲來的,我的人生第一次社運。這是一篇私人體驗的記事。

新聞報導:https://www.tahr.org.tw/news/384

抵達現場

下午將近三點,我到凱達格蘭大道時,兩座茅草屋跟一棵草紮大樹已經架好了, 據說這是早上10點到下午2點,一群青年志工的心血。我立刻找到了之前e-mail 連絡的負責人笑花,開始東幫西幫一些搬運的工作。活動尚未開始,現場的人不多,不忙的時候,我於是坐在路邊等著4點的志工集合。

這時出現幾位民眾,拿著建國標語或是反馬英九的旗幟,主辦人們很客氣地請他們收起來,請他們理解今天只能專注於活動訴求:土地正義、農民地權、土徵法修法。除此之外的標語,為避免模糊焦點,都是不允許的。某些人稍有反彈,言語行為上騷擾了志工一番。最後還是安然地撤下了這些大小旗子,謝天謝地。

除此之外,正當事前籌備如火如荼時,警察要求要找負責人。我協助帶路之後,聽見他們說的是,請負責人要控制路邊的攤販,請他們不許佔用人行道。沒有參加過現場活動的我略帶疑惑,原來只要申請了集會活動,連週邊秩序都要歸活動人管了,不是警察直接去處理。

由於我是第一次參加街頭運動,加上純然是看了網路文章之後個人參與,不免有點狀況外/ 局外人的感覺。於是我向同樣坐在旁邊,等待志工集合時間,在聊天的兩位青年志工搭訕,問他們是從何而來參加這個活動的。他們其中一位還是學生,說是因為接觸青平台而得知(根據官網,青平台是一個長期關 注思想文化與社會實踐的青年群體)。另一位服役中的年輕人則也是自己本身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獨自來的。我很訝異,原來像我這樣自己一個人,不隸屬於任何組織團體,自發參加的志工,並不稀少。

陸續到場

越來越多人開始聚集,糾察組的志工們站在各定點維持秩序與引導。服務清潔組的我,幫忙搬板凳,排紅色塑膠椅,發送活動布條。

第一次進大觀園的劉姥姥我,再度明白了,原來不只志工,連參加者都真真正正有大量自發的個人參加:他們或者帶著小狗,抱著小孩,牽著伴侶,也有嘻笑穿著西裝禮服來的。為了讓這些「絕對沒有領到走路工酬勞,穿著打扮五花八門」的參與者,看來更有整體感也做為識別,現場發送布條與貼紙,義賣區也有T恤可購買。 標語大多是:土地正義、反圈地反搶水、政府強盜農民怒、農村出代誌。當然少不了一些社群,如社區大學或是產銷班,還有如都市更新公平促進議題相關的團體,由於對土地徵收法感到切身,也來聲援。

最受矚目的自然仍是今天的主角,各地的自救會。一車車的遊覽車陸續帶來全省各地的農村代表。我看到有人有著外公的腳掌,那是只有種田人才會有的腳--粗糙黝黑佈滿老繭,甚至腳弓都有其特別的弧度。我看到有人帶著我親愛的外公阿婆才有的那種布袋,我至今沒有在農村以外的地方看到。一位很老的老爺爺手腳發抖, 用一根可以用在鋤頭上的木棍當作拐杖,很愉快地坐在第一排,樂於與人交談,點起一根菸,在雨中穿著雨衣,面無不悅地等著。大部分的自救會民眾都戴著斗笠避雨。斗笠上綁著抗議布條,甚至用麥克筆寫著訴求,一想到這是他們平日每天下田戴著揮汗的斗笠,這次在雨中卻是完全不同的場景,為他們遮雨,讓他們來表達對政府的不滿。我承認看著,我有點心酸起來。

活動開始

其實我大多時候都在忙碌穿梭著,所以沒有很瞭解台上在做什麼。大致上是自救會上台表達他們的心聲,穿插著一些音樂家的表演,用歌曲唱出我們的困境與不滿。 氣氛一直熱絡但理性,偶爾有台上的發言者使用粗話,但是並不太多。華語、台語、客語的發表都有。

自救會之中,我比較完整聽到的只有灣寶, 該地區的開發徵收案,已經在今年四月圓滿落幕了。他們說,15年前他們戰過一次,去年他們又戰了一次,土地徵收法一日不修改,一日不能夠杜絕政府心血來潮就浮濫徵收農地的擾民狀況。所以即使他們的個案已經圓滿落幕,他們還是到場聲援。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抗爭成功是各界相挺的結果,是幸運的結尾,但是他們要感恩並且報答這份支持的力量,希望所有徵收案都能夠有公平正義的程序與結果。

除此之外的時間,我與一些零散的參加者交談。一位老伯伯是雲林人,年輕時就到台北發展,住在萬華。他一個人來。我說很佩服他,他非常認真地告訴我:不能夠看雲林人被政府欺負。我又是一陣血液溫度上升,說不出話來應對。另外還有土城彈藥庫產銷班,當年也是逃過徵收,一群人現在經營小規模的無毒農莊,聽起來是個假日休閒的好去處。當我穿梭人群之中時,常聽到民眾的問候,說有我們年輕人參加真好、說感謝我們的辛勞,看著他們拿出環保筷與環保杯來使用現場提供的物資,我知道,他們不是一群暫時心血來潮的人。他們是真正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看著,默默做著,和我一樣,想為台灣帶來美好的微小改變的人們。

活動結束

其中遇到一位民眾,因為到了現場深受感動,於是臨時決定發心捐贈隔日早餐100份,所以他仔細地在服務台問著,要找誰、要送到哪裡,才能夠讓要在凱道上過夜的民眾們能夠收到這份贈禮。

有許多自救會搭車趕路抵達,在現場用晚餐。辛苦的活動工作人員們,轉播媒體的人員也是。服務清潔組收到指示,把現場的便當垃圾一一分類,廚餘,水瓶,一般垃圾,便當盒。我與另外五六個非常可愛的好孩子,一起處理了上百個便當盒。大家不怕髒、不怕累地,蹲在路邊仔細分類。不希望這場抗爭,是一種徒具形式的自我感覺良好大會。這是一個真正具有清晰理念,很棒的活動。
(心得:雙手與夾子處理了很多廚餘和養樂多罐,洗手之後只有養樂多的味道會留下來,竟然沒有餿味,這是新學到的一課!)
(我又偷偷搭訕了另外兩個非常可愛的小女生工作人員。他們也都是獨立到場的學生,真是太可愛了!)

會後幫忙改變場地設置,一般民眾領取睡墊席地而臥。另外闢區為核心人士設置的研討會,想來是要深夜繼續討論。令人更加看到、感受到這個系列活動的深度。

夜了,凱達格蘭大道晚安。

後記

政府聽到了嗎?我們要的不是個案處理,不是「講道義不講正義」;我們要的是從根本修法,且要求政府守法,停止浮濫徵收農地。不要再說為了經濟發展了,不出五十年內,世界糧食危機來襲的時候,這些農地改建為工業區、科技園區,他們所帶來的產值,能為我們在世界糧荒之中搶到糧食嗎?金錢以外的價值,人與土地的感情是不容拔除的。農民們不要錢,只要他們代代相傳的土地,這點真的這麼難以理解嗎?

第一次參加街頭運動,我感恩且感動。毫不後悔。這是一場我驕傲參加過的盛宴。

延伸閱讀:

大法官 釋字第718號解釋:緊急偶發集遊採許可制 違憲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3210129.aspx

「講道義不講正義」一語出處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32129

蔡培慧:從社運到立院,對抗第三波圈地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325-opinion-tsaipeihui-socialmovement


read more...

September 30, 2010

Dear m,

其實仔細想想, 我並不是一個看過很多書的人
尤其年紀越大有看得越少的傾向
因為對我來說, 書是一種我需要安定感才會轉而求助的工具
我一直很記得心靈捕手裡的一段話, 大意是說:
你可以讀米開朗基羅的文獻, 了解他的生平, 但是你不知道在西斯廷教堂聞到的味道
你可以讀十四行詩, 但是你不能了解愛情
那段羅賓威廉斯的獨白幾乎讓我落淚
因為我知道那是我在哲學世界的書本裡尋找心靈平靜的時候, 心底明知的道理
感謝上天, 回顧這些年來, 我的親身經歷是大大增加了

我試著調合我生活中的平靜與熱情, 理論與實際
就像水泥那樣
太多水不成型, 太多砂和不開
惟有依著用途, 選擇正確比例的時候
才能夠建築可用的結構

w.

read more...

July 28, 2009

International Movie Club

這是因為可愛熱情的R&O夫婦而有的經驗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
由R 挑選片子,每隔一兩個週末,找間會議室播放,共度愉快的夜晚
R 的電影品味非常......難以捉摸
而這次他的選片標準是"international"
所以每部片子的文化風格迥異
實在是非常過癮的體驗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
我們的"私人影展"業已告一段落
以下按照時序紀錄

(1) Notre Dame de Paris (musical)
鐘樓怪人 法國作家雨果原著,義大利作曲家Riccardo Cocciante 譜曲,加拿大籍導演

這個電影俱樂部的開頭其實是Notre Dame de Paris 這齣音樂劇
以前就因為J 的喜好而接觸過
以流行歌曲方式來行銷音樂劇裡的單曲
在法國取得多次成功
這齣音樂劇也不例外
其中我最喜歡是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一曲
也曾經當作單曲發行
詞曲配樂或演唱都讓人感動不已
這齣音樂劇的視覺效果很好
大型道具場景與舞步都很現代
即使沒有接觸過音樂劇的人也絕對可以接受

(2) Солярис (Solaris)
索拉力星 俄羅斯導演塔可夫斯基Тарковский (Tarkovsky)

這是部改編自小說的太空科幻片
內容討論的卻是人的記憶與情感
很奇妙的片
雖然看的時候覺得很悶
但是看完的印象很深刻
撇開70 年代表現"太空高科技"的方法不談
(例如設法忽略主角穿的螢光色緊身衣)
是一部視覺效果很強的片
據說美國近年有重拍過此片

(3)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香港導演王家衛的作品

因為R 提起王家衛,所以請我挑一部他的電影來放
我因為張國榮那首動聽的同名歌曲所以挑了這部
(後來才知道這首歌根本沒有出現在片中
甚至是稍晚才創作的)
這部片是敘述一對男同性戀情侶感情上的波折
是齣糾纏不斷的愛情劇
杜可風掌鏡
整部片的色調與運作很協調美麗
故事主要發生在阿根廷
演員張震有客串一角,演一個台灣小弟弟
所以片尾有一段在台灣的夜市取景
看了真是懷念

(4) Il Mostro (The Monster)
怪物 義大利導演兼演員貝尼尼Roberto Benigni

貝尼尼最有名的作品就是美麗人生
當時該片在台灣紅極一時的時候
電視上也播過這部稍早的作品
這是一部荒謬的喜劇
內容講一個很溫和的人被誤會是連續殺人狂
所以警方用盡千方百計想要引誘他犯案
一貫地是與他現實生活中的夫人一起演出
以一部喜劇來說算是娛樂性上乘
主要歸功於貝尼尼的表情與肢體喜感
劇情雖然沒有什麼轉折,但是人物很討人喜歡

(5)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敲開天堂的門 德國導演Thomas Jahn, 主角Til Schweiger 本身偶爾也導片子

這部片講述兩個陌生人同時被醫生診斷出絕症
所以決定在死前結伴去完成人生願望
一樁樁意外演變成一連串不顧後果的犯罪
劇情發展簡潔有力,不過在我看來還是頗為遠離現實
全片充滿美國歌曲,融入得不錯
反覆播放的那首Bob Dylon 與片名同名的歌曲很有味道

(6) Black Cat, White Cat
黑貓白貓 南斯拉夫導演Emir Kusturica

也是一部荒謬的喜劇
講一群吉卜塞人與黑道的故事
算是經典的喜劇劇情走法?
每個人物都很鮮明
從頭到尾的節奏都很快
快到簡直有點混亂
但是是一種正面的混亂法
讓觀眾措手不及也挺有趣的

(7) おくりびと (Okuribito, Departures)
送行者 日本導演滝田洋二郎Yōjirō Takita

這是根據一個入殮師青木新門所寫的自傳『納棺夫日記』改編的電影
一段段的故事
討論一個人死亡之後留下來的是什麼
以及他身邊的人怎麼面對這個"送別"的過程
片中融入了很多大提琴演奏
配樂是出自大師久石讓之手
中間有一長段以大提琴音樂為背景,幾乎是默劇的場景
我的眼淚幾乎沒停過
看完也整晚都想著死亡的至親
以及各式各樣當時告別的景象
雖然全片非常優美
但是屬於危險,需要小心服用的一部片

(8) 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美國導演柯恩兄弟Joel and Ethan Coen
霹靂高手......
(這這這...什麼鬼翻譯啊)

講三個逃犯越獄後的冒險故事
劇情是改編自荷馬史詩奧得塞
詩中的伊里亞德在戰爭後找尋著回家的路,回到妻子身邊
片中的尤里西斯(奧得賽的別名)則是越獄後要回到妻子身邊
大部分角色的特色或名字都可以在詩中找到對應
另外片中大量使用了20 年代的民謠
包括靈歌,悼歌,宗教歌曲,藍調等等
借用了當時尚不成熟的美國法律與地區制度
以及經濟大蕭條早期的社會風氣
完成這一部以20年代美國為背景的熱鬧喜劇
習慣George Clooney 演帥氣男主角的人
在看Coen 的片子的時候都要先拋棄這個想法

(9)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樂士浮生錄 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

R 說,雖然是電影俱樂部
卻從一部音樂劇開頭
所以結尾也該是音樂
這是一部紀錄片
講述一群古巴樂手的故事
這群人因為一個美國音樂人Ry Cooder 的發掘
在過了他們的人生巔峰之後
突然得到一個再度錄製唱片的機會
於是產生了世界為之瘋狂的這個樂團Buena Vista Social Club
他們的音樂有種魔魅的力量
放鬆,充滿熱情,擁有敲進你身體之中的核的力量
Wenders 呈現出了傳奇的故事與古巴的顏色

*註: 標題的圖片是根據R 的設計重製的結果
成員在結束的時候都領到了有這九部電影圖樣的徽章
我還領了R 以外的唯一一個全勤獎


read more...

April 06, 2009

My first Russian dinner


那天先是R&O 夫妻倆要播放Солярис 這部片
紀念導演Тарковский 的冥誕
因為來者寥寥
所以R&O 乾脆約我們看完電影後到他們家吃晚餐
於是有了這個機會
參加了這頓值得一記的俄國晚餐

首先我從來沒有勇氣試著用微波爐煮馬鈴薯
但是很顯然這是可以成功的......
據說要10 分鐘左右
下次可能可以試試看
(對,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微波爐的門不密閉
洩漏出來的微波會把站在前面看的我的內臟煮熟
然後我就突然倒下
死因是內臟熟透
類似這樣
所以才會說"可能"可以......)

晚餐包括了微波round red potato
rye bread, salted salmon, 聖女番茄
以及O 自製的醃高麗菜
還有飯後甜點

微波的馬鈴薯出乎意料地質地很好
不乾不爛
rye bread 有著一種難忘的香氣
比一般的wheat bread 粗糙不少
但是聞起來幾乎帶一種甜味
就像是以前喝過的黑麥汁的嗅覺版
E 說很難喝 XD
但是我個人是很愛
我告訴R 跟他的朋友
鹽漬鮭魚的味道跟煙燻鮭魚冷盤挺像
R 的朋友反應頗大
堅稱還是鹽漬的好吃
他並且推薦rye bread 一定要配番茄才好吃
我是覺得番茄怎麼樣都好吃啊
可惜我沒有試吃O 的醃番茄
不過打好關係
以後還有的是機會
鹽醃高麗菜加上現切的甜洋蔥
跟馬鈴薯或rye bread 都很好配

這次的整體印象
加上上次跟SS 一起去俄羅斯餐廳的印象
覺得俄式的飲食組合雖然是我在台灣的時候不常吃到的
但是味道整體而言卻比美式食物好接受得多
果然靠近亞洲
從茶啦到更廣的飲食文化
都多少有互相影響的關係吧

飯後我們以紅茶配著O 一向美味的手工蛋糕
作為甜點
每次他用sour cream 作的夾層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會覺得有種果香
最接近的話我會說是鳳梨口味吧
間有許多的核果
一般來講我不是很喜歡有核果類的蛋糕
但是O 作的蛋糕老是例外
可能是因為口感紮實的蛋糕陪襯吧
比起以前我比較習慣的戚風口感
這種torte 類的口感,似乎跟核果比較搭
加上這次蛋糕體的蜂蜜味道濃到難以言喻
還有少量的巧克力碎片
下次我應該跟R 問問食譜跟這款蛋糕的正式名稱


read more...

May 08, 2008

dear J,

不論選擇了什麼樣的道路
我們彼此勸解是因為擔心
我們彼此支持是因為愛

生命中過客太多
繁華轉眼落盡
什麼是真正的智慧而什麼又是執迷
不論是什麼
一種長久的內心平靜都是最難能可貴的

我想要快樂
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快樂

w.


read more...

April 06, 2008

餃子派對

上個週末
應很無聊的羽球隊固定咖們要求
辦了一個餃子會
於是就出現了上圖......"充滿創意"的產品
(其中兩張餃子的放大圖是網路上找示意圖來充數的)

大家都算是第一次包中式餃子
不過俄國與印度都有很類似的食物
一開始還乖乖讓我教怎麼包元寶餃子
後來大家就開始玩起來了......
果然跟不同國籍的一群人做事
會發生的事情就無法預料了

固定咖SS以外
罕見的西伯利亞人R 難得來了 (俄式餃子就是出自他手)
新婚的K 更帶著新嫁娘A 一起來 (K 的手超笨的)
還有之前出現過的馬來西亞小妹妹M
雖然就是吃吃吃而已
但是這也是最近安靜的生活的寫照吧

天氣漸漸暖了
心情也輕鬆了起來


read more...

January 24, 2008

dear all,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過去了, 農曆年的腳步也近了
去年五月我順利通過了comprehensive exam
並且在上個月defend 我的proposal
現在修課等等進度大半都已完成
開始進入了在實驗室閉關的階段
於是我選擇了在這個學期當助教 (這算是我的program 上畢業要求之一)
我幫忙的是一門研究所的課
每週教授上課三小時, 我則主持一個額外的討論課
幫忙課堂上不具背景的學生理解每週上課所提及的技術

很可惜地, 本來有希望在三月
可以跟著我的指導教授回台灣參加會議
他也對於拜訪台灣大有興趣
他總是提起, 聽說中國文化的精華都保存在台灣
無奈那段時間前後他的旅行太多, 所以最後決定割捨這個邀請
加上上述提及當助教的責任
我也就不打算學期之中離開了

今年的冬天是我在這裡的第三個冬天
也是目前為止最冷的一個
最近幾個禮拜的溫度都在攝氏零度以下
豐沛的雪量伴隨著刺骨的寒風
讓我很久沒敢走路上學
即使是等公車的短暫時間
都縮著脖子, 努力盼望著公車早一分鐘到達也好

這個冬天我學會了滑雪
住處開車不到一小時就有個小型的滑雪場, 我卻一直沒有去過
聖誕節前後, 因為F 來訪
終於為了她, 才安排了這個行程
沒有報名教練課程
兩個人就這樣學習血肉的教訓
幾個小時後, 摔多了就可以成功站著滑下初學者的坡道
後來因為價格不貴又距離頗近
就跟羽球隊的夥伴們又去了一次
果然是一回生二回熟
現在學會了稍微控制下滑的速度與方向
我與幾個朋友都嚷著下個冬天要買季票
以"成為滑雪高手"為目標

去年夏天, 趁著會議之便到義大利去旅遊
每天從旅館到會議中心要走30 分鐘的山路
路上會經過小小的教堂, 檸檬園, 葡萄藤, 與橄欖樹園
羅馬與斐冷翠的古蹟與藝術收藏
不是巴黎或南德所能比擬
有時即使是迷路了, 翻開旅遊書尋找自己在哪裡
身邊的公車站旁就是個年代上溯到西元前的古老遺跡
著名的烏菲絲美術館, 有些房間保留著十五十六世紀
原屋主收藏的畫作排列順序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 果然不負盛名
真品比任何照片上看到的更令人震撼
義大利的美食也絕不令人失望
與我同行的L 與J 都說:
"所以美國人比起歐洲人不喜歡吃蔬菜是正常的--
義大利的蔬果, 味道太好了!"
水果攤買到的番茄都芳香多汁
最好吃的比薩躲在家庭式餐廳裡
一個蓄著小鬍子的中年男子, 在年輕的兒子的幫助下
用長長的鏟子送進磚爐裡面烤
幫我們點餐的是女兒, 送飲料的小男生看起來像國小年紀
這時候, 就算義大利的人行道沒有一吋是平的
或是路上的垃圾車因為夏季的高溫而發出令人不愉快的惡臭
有機會我還是會想再到義大利

因為JJ 的介紹
我開始在一個中文學校教書
基於學生身分不能打工
我們就屬義工狀態, 請學校把本該發予我們的薪水捐給慈善機構
中文學校收的主要是台灣人的小孩
因為來自台灣的父母在這裡工作或唸書
卻還是希望孩子們能有系統地學習中文
所以每個週末送孩子們來上一些文化或是語言的課
我教的語言幼幼班, 有三個五到七歲的小孩
他們的英文都比中文流利
我們用全中文上課
每次他們無法用中文表達的時候
就會皺著臉抱怨"中文好難"
可愛至極

在這裡待得越久
就開始變得越來越神通廣大
自己動手包水餃不過癮
就開始做芋頭粿, 自己動手剪頭髮
買到了花生粉就可以做潤餅捲應應過年的景
甜點從陽春的蛋糕. 泡芙學起, 開始做出水果奶油生日蛋糕
未來要展望自製麵包, 水果派, 還有餅乾類等等

在這裡認識的人越來越多
去年夏天短暫回台, 結束了我的存款帳戶, 又幫著父母搬家
總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暫時, 我在台北市沒有"家"了
常常還是會忘記在這裡說的是英文
離開城市太久, 離當個青少年的日子太遠
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鈍
不過當然還是幸運地, 很快樂健康地活著

期待來自你們的消息

w.


read more...

July 08, 2007

dear C,

我常常覺得
我目前的收入遠大於我的花費需要
也沒有賺了大錢, 只是物慾與收入能夠配合
我雖然不喜歡投資
但卻很喜歡存錢
存到把自己的生活搞得簡直unnecessarily miserable 的地步
這算是遺傳失敗的商人特性嗎?
今年夏天, 捐了四萬塊錢左右給無國界醫師團隊
想起來好像是第一次捐這麼多錢給慈善機構
不過他們的理念我實在很喜歡
希望未來也能繼續捐贈

我一直的生活, 都以花費最小金錢為目標
連買太貴的食物, 買太多衣服, 都會覺得有罪惡感
久而久之
其實物慾就會降低
看到許多東西都會覺得"沒用"
在這個過度商業化的世界裡
算是一件好事吧
抵抗廣告的催眠

但是兩刃的一面是節儉, 另一面則是吝嗇
我還挺不習慣跟人分帳的
而更嚴重的是
我無法面對充滿中產階級氣息的人
連走進近年開始林立的高價位shopping mall 都會覺得難以呼吸
俗人卻不容於俗世
叫我到蠻荒之地去當義工我也是不肯的
自己身為所謂的中產階級
卻對自己的身分有這麼深的不認同感
也是挺恐怖的事情

我正在想
我到底該不該承認
不用偽裝成中低收入階層的好朋友
我從小的素養已經設立了一個太高的標準
不是錢不錢的問題
而是素養
畢竟在一個為溫飽掙扎的家裡
怎麼能從小學鋼琴, 培養人文素養?
比如我需要的是一個聽得懂什麼是巴哈的Air on G string 的人
而不會問我那是不是某種丁字褲
(G string 是指小提琴的 G弦, 但是也是某種丁字褲款式)

錢真是真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
金錢並非萬能, 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
我不喜歡過度享受物慾的人
卻又有著某些過度奢侈的興趣
或許我應該找出更好的平衡點吧......

w.


read more...

March 27, 2006

一種涼涼的感覺

世界說小不小
說大不大
只要有心
總還是見得到面的

但是當漂泊開始
尚未結束之前
我們將度過未知的十年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read more...

March 05, 2006

dear E,

謝謝你在新年時捎來的問候
我在這裡度過了我的中國年, 適逢週末, 也算是熱熱鬧鬧地吃了兩天
本來我的胃就不是太好, 連續兩天的外食讓我之後胃發炎了
在這裡自己打理三餐
吃得非常清淡健康 (單指正餐:p 我還是非常喜歡吃垃圾零食)
沒想到對自己的胃太好
結果卻是使得"她"越來越嬌貴難伺候

不知不覺就是三月了
今年的暖冬, 積雪的日子比想像中要短得多
但還是見識到了不同的雪景面貌
要愛上雪是很簡單的
下雪的時候不像下雨, 有聲音
而是沉默的
下得再大, 也是安靜的
當雪覆蓋地面的時候, 總有種錯覺, 覺得聽不見喧囂
有時是夾雜著雨跟雪
有時光是粉雪
更冷時就會有很美的雪花
雪花很小
最大也不過5 mm 左右的直徑
搭車的時候, 車內的暖氣使得雪花黏到玻璃上頓時就會化成一粒小水珠
非常緻趣
陰天下雪是很讓人憂鬱的
但是晴天就大大不同
有幾次遇到陽光照得雪花閃閃亮著
那天風大
整個空氣裡都是細碎的雪花反光
非常奇特的景象

最近我很好
一切順利
心情也很平靜
台灣卻有一些朋友過得不太好
其中包括一位非常親近的摯友發現了癌症
年初那一陣子, 我曾經因為狀況不明時無法回去探望她而非常低落
現在終於檢查也出來了, 已經開刀, 確定是惡性的, 並發現無法切除
雖說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
但是年輕的她從此要與癌症共存
像是個黑色笑話
折磨不是生命只有三個月
而是先告訴她她有了癌症, 卻無法告訴她那一天的到來將是五年後還是十年後
或許她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又奇蹟似地活了二十年
失去健康給計畫帶來限制-- 不能過度勞累不能壓力過大
頓時她面對重新規劃人生的困境
We all are going to die-- but when?
因為這位朋友, 我重新思考人生中重要的事, 順序究竟該是如何

抱歉寫著寫著沉重了
或許好消息是春天就要近了吧
白天漸漸地長了
台灣想必漸漸暖了吧?

w.


read more...

December 19, 2005

別人的故事

在女孩子做餅乾織圍巾給男孩子的那個年紀
我卻是動刀動鋸地做了個木頭筆筒
上面用烙鐵畫著我印象中的小六的臉
雖然最後對方沒收下, 而現在那個筆筒好好地躺在家中抽屜的深處
但是當時片段的心情還記得呢
我只想著: 為什麼不晚點相遇
晚一點, 是不是就能有所不同?
當年我才13 歲吧

國中第一次見證了所謂愛情
轟轟烈烈的
主角不是我
是我的阿弟
或許從那時候開始
我就養成了旁觀的習慣吧
為了那段我不是主角的感情出過力
為了男女主角的無奈掉過淚
現在回想都無法理解
那些眼淚, 是如同看著一部浪漫電影而掉的嗎?
或許是預見了自己對感情的態度
所以對於阿弟的愛無反顧產生的欣羨也說不定

直到現在, 十年過去了
阿弟還是個浪漫的傻子
我也如同當年, 常常身為感情的旁觀者
對自己的感情卻無法掌握其中的真實
阿弟說他這次走不出來了
我給他個殘忍的答案: 五年後還沒有下一個弟妹出現, 我再來相信
因為我相信性格是難以改變的
正如我無法變成感情的傻瓜
這個傢伙在愛河裡游泳的習慣也是無可救藥的

後日按: 弟你完全失去信用了~ 五年後你給我的回應是娶進門的可愛弟妹, 以及2011 年你們共同迎接到這世界上的小小新生命.

願我們都學習到愛
read more...

December 14, 2005

掏空

對我來說
"朋友"是個很奇怪的詞
由於我固執的腦袋
不斷地催眠自己
國中之後, 有些事情就結束了
我的生命, 對自己的觀點
似乎就這樣擱淺在灘上
而我也開始活在過去
或許該說自從高中以後
我就很少回想吧
眼淚已經流乾
於是每當在心底想起"朋友"這個詞
總是只記得國中與國小之前認識的幾個人
事實卻是, 他們已經離開我的生活很久了

整理自己的文章
感慨唯有: 我遺忘了真多
整理信箱
卻是一種怵目驚心
對於大學時期的自己
我簡直一無所知
非常地震撼
我做過這麼多糟糕的事 (真的是非常非常地糟糕噢)
自己卻忘得一乾二淨 (非常非常地乾淨)
這些糟糕與對不起的最大宗莫過於P, S, K, M, D (出場序)
你們的包容讓我認知到了自己所挑戰的身為一個混帳的極限
現在回首
自己都驚訝那是誰--
這樣講起來, 顯然這個兇手完全沒有反省
你們一一為我上了重要的一課-- 人與人的相處, 在不同的面相

信箱容量有上限是個重要的設計啊
否則我或許永遠也不會去想起這一切
也就無從反省了
(所以G-mail的哲學 不適合我)
希望這時候開始把這一切回憶納入我的記憶還不算太遲
O在這一點上, 對我來說是個具有指標意義的朋友
因為我也對於我的高中生活幾乎完全失憶
卻在奇妙的機緣之中 (可說是上天憐憫, 不願讓我失去你吧)
而撿回了你這個朋友
在大學時期裡, 我總算開始記得我們相處的點滴
在我僵化的腦子裡
O也緩慢而逐漸地被歸入國小/國中同學類
也就是終於在我的心中可以稱呼你為"朋友"
是你扣開了我封閉的定義

是的我承認我對於大學的記憶也很淡
並且(as jerk as it is) 認為我沒有朋友 (忽然明白為什麼我很喜歡N)
我真的是個很幸運的人
有了得天獨厚的, 無盡的熱情
又有幸遇到了你們
雖然我是如此地善忘而且有時候可以如此地混帳
請你們不要吝嗇地繼續教導我
什麼是朋友
而我自私地請求著
如果我還沒有學會活在當下, 而還活在過去
如果在多年多年以後, 我想起了你們
希望你們也還記得我
(天哪 開始覺得我是個恐龍 需要這麼多年才會回頭)
而我最希望的是自己逐漸成熟, 不再是以傷害來認識我最深的情感
對不起

如果你的名字沒有出現在以上文章裡
並非你對我而言不重要
而是恭喜你, 因為 (1) 我認為自己(可能)沒有傷害過你, (2) 我們的關係還是進行式
像是我親愛的G, S, C, Q, T, B, I, Y, L, etc.
我會常常愛著我身邊的人
請給我這樣的機會, 讓後知後覺的我, 去認識你們


read more...

September 04, 2005

dear J,

開學日誌第一週-- There won’t be another week like this (I hope).

第一天 anxiety
我是個討厭事情不按我的計畫run 的毛躁傢伙

第二天 uncertainty
PHL420 全班不到10 人, 老師意外地是個光頭德國人
(意外的部份是德國人)
講解課程大綱的時候都很平靜
他宣佈這學期他打算把重點放在Heidegger 的phenomenology
搭配性地讀一點Husserl, Merleau-Ponty and Satre
發現是我會喜歡的東西, 又是一陣感動
當他開始講課就變身了
變得超激動
激動到講話變得很~~~~~~大聲
而且之用力會到讓人為他擔心喘不過下一口氣的感覺
好棒啊
我喜歡對哲學有熱情的人
一方面我感動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可以用英文聽懂這樣的課
另一方面則是擔心自己的口語能力
聽懂雖有餘, 表達討論卻不足啊

第三天 loss
下午領到家裡寄來的行李
很雀躍地拆封
也很空洞的感覺
覺得它好小
覺得我還有好多牽掛的事物留在台灣沒有寄來
覺得感傷
突然忘記我到底是神經多粗的一個人
從沒想過要害怕就這樣在新大陸開始了我的旅程
這種時候才擔心起來未免太遲鈍
打起精神開始PHL420 的課前閱讀
這真的是唯一可以讓我快樂的方法
這幾天總是匆忙地吃飯
這幾天總是很容易感傷
已經必須吃巧克力來止住我的眼淚
必須吃巧克力讓自己快樂起來
必須去買巧克力冰淇淋

第四天 breakdown
整個課堂只有我一個女生
整個課堂只有我一個東方人
我擔心著整個課堂是否只有我不是主修哲學相關的科目
真的擔心
因為是個不到十人的小課堂
所以大家都很有討論的氣氛
I feel bad not saying anything
但是一開口—
我彷彿感覺到嘲笑
(其實不是課堂同學或老師的問題, 我想是我自己的自信問題造成錯覺)
I hate myself not speaking English well enough.
I will hate myself even more if I cannot make it in this class--
a class I like so much.
I swear I like this class and know what it’s gonna cover,
will anyone please believe me?

第五天 revival
不再猜疑
更該避免懷疑自己
我想我只是缺乏自信
我想要證明我自己
等著吧~
PHL420 課堂上那幾個言之無物的臭美國學生
我要振作很簡單
自信與直接
我要開始訓練這樣的特質

後編按: 結果說到底還是用食物餵養就可以振作精神
真是個誇張的傢伙......

w.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