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9, 2009

關於死亡(一)

這一系列舊文是自己大學時期的文章拾遺。當初2009年按下未發,則是由於摯友O的緣故。現於2020年按下發表鍵。


死不是生的對極
一、死亡的重要性:
*普遍的重要性:「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它的一部分」
*現代尤然:社會型態的轉變

二、從爭議性話題談「自由意志──死亡」:
結束生命:
Ⅰ.在尾聲──安樂死
Ⅱ.在開端──墮胎
Ⅲ.當健康──自殺
面對死亡的態度

三、幾種可能的死亡觀點再深入:
1.零星的例子:
伊凡──不瞭解但可接受
斯各特──冷靜地面對
過早的埋葬──生的執著、戒除恐懼
2.系統化的學說:
傅朗克──自由意志
佛教世俗諦──
a. 死後輪迴
b. 斷欲的人生 (向下墮落的欲)
--柏拉圖的節制與調和
森田──機械化的「事實唯真」(向上提升的欲)
佛教勝義諦──本來一體
-->渡邊的生活本身就是意義,也就是無意義

四、佛教的勝義諦 + 道家的與道同玄:
本來一體、無苦樂、無懼、無執著的生死觀,極樂

一、死亡的重要性:

死不是生的對極,而是潛存在我們的生之中。挪威的森林p.353

以上的話,出自一位日本作家的小說,是我最早對死亡產生感知的一句文學敘述。而它與海德格所提出:「人是『向死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p.3 有著相同的況味:無非都是希望強調,死並不是一種突然降臨的事、更不是一瞬間的事,而是時時刻刻真實發生的,生命的重要元素。這麼說,或許既抽象又難以理解、違反了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妨讓我們這樣看它──生命,無非是生、老、病、死,我們難道不是早就已自然地視死亡為一個階段,而且視其為一個自然的過程。
所謂「生而平等」頂多指謂此類理想目標,卻與實際經驗或事實毫不相干。……「人人終必死亡」於此一點,人類完全平等,絶對平等。p.3 也因此,死亡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個重要的課題。因為死亡本身不只是死亡,生命的意義必須假定死亡的意義,才能夠彰顯它的深意,反之亦然。p.178 但是中國社會一向有個糟糕的傳統,凡是提到死,都得避諱,所以一直沒有明確的、對死的體認,只是個模模糊糊的威脅形象。我們大多數人都害怕死亡,只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生活。從已知中解脫*p.132 會覺得死亡可怕,就是覺得「沒有活夠」。所以如果不能夠對死亡建立自己的意見,就不會懂得好好把握生命。許多我身邊的例子,愈是身體不好的同學愈是上進,更有名人如李遠哲先生,描述道自己的覺悟就是在年輕時大病一場的時候。因為在此時,對於痛苦甚或死亡的感知分外鮮明,對於人生的瞭解也就愈加精鍊。
除此之外,存在主義強調「個別死亡」的孤離、非社會、非人性,是現代人所特別面對的。p.5* 因為儘管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在的社會型態與人心的促使下,人群變得疏離、家庭變得鬆散,獨居老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而面對死亡的個體,前所未有地孤單。而在現代,高齡化社會的「日『近』死亡」也與一般的臨終略有不同。一方面來說,它造成了更迫切的需要;另一方面,卻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讓人們建造一個健全、健康的態度去面對死亡。P.8* 怎麼說呢?傅偉勳先生多次在書中強調的,是一種對生死的「素養」。所謂素養,從字面上讀來的意義當然就是「平素的養成」,而不是一蹴可幾、一閃即逝的。舉例而言,所謂螻蟻尚且偷生,我們不難發現臨危時,人類往往展現無比生命韌性的例子,但是這樣的承受甚或抵抗是盲目的。到底為什麼怕死、不願意死?恐懼是一種情緒,我們不容易分析;就讓我們說為什麼不願意死好了。如果不願意死,給了你你的生命,你又要拿來做什麼呢?許多極力逃過生死關頭的人無法回答。因為那樣的威脅是立即的,也是迅速消退的,不比真正的衰老,是漸次的。而就是這樣「漸次」的性質,給了人們更多機會深思。
我們這年紀的年輕人,若是健康少有病痛,就不容易想過這方面的問題。以下,我將先就對於一些爭議性話題發表個人的觀點,再引導出更多思考。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