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堅稱拜登總統並沒有打破長期的政策,週一在東京與日本首相舉行的記者會上,面對「 你是否會為了台灣而戰,如果局勢演變至此? 」的問題,他斷然回答了 「是」 。
不要相信外交說詞那套「這裡沒什麼好看的」、也不要相信「總統不知道他在做什麼」。拜登的發言是很強烈的,同時也是謹慎的、必要的和戰略精明的。他展示了歷史感、當代感,以及「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適用新規則」的立場。
https://www.nytimes.com/2022/05/24/opinion/biden-china-taiwan.html
過去 43 年來,美國對台政策主要受兩個核心協議的約束,雖然有些模糊不清。第一個是,拜登在東京重申的一個中國政策,華盛頓外交承認北京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
第二是,1979 年《台灣關係法》,是我們繼續與作為自治實體的台灣保持關係的基礎。但與美國與日本和韓國簽訂的條約不同,該法案並沒有明定美國會出兵防禦該島,只提到我們將為台灣提供自衛所需的武器。
包括川普在內的前總統曾暗示美國會為台灣而戰,但卻刻意地含糊其辭。至少在與北京的關係良好或穩定時,這是適合華盛頓的戰略。
但習近平改變了遊戲規則。
他在北京企圖讓自己成為終身領袖。他在香港廢除「一國兩制」和鎮壓民主抗議活動。他無視海牙常設仲裁法院,讓中國大聲宣稱擁有大部分南中國海。中國大規模竊取美國智慧產權和政府資料。在Covid-19疫情期間,中國政策性阻撓和提供錯誤訊息。為了減輕普丁入侵烏克蘭而受的懲罰,中國保證對俄羅斯的友誼。這些舉止,在在破壞了遊戲規則。
透過幾十年來對台灣最激進的軍事挑釁,他改變了遊戲規則。引戰的國家就該被戰。
美國從阿富汗混亂撤退,威脅到全球秩序之後,更是如此。中國的大外宣開始談論「阿富汗效應 」 。北京環球時報去年夏天的一篇社論警告說, 「 華盛頓的影響力管太遠了,所以北京和莫斯科應該在華盛頓展示其傲慢和炫耀其能力的地方挫其銳氣。」
那麼,拜登應該怎麼做呢?「維持現狀」已死,難道還要堅持老舊的外交公式?
這不是拜登第一次提到美國要為台灣而戰,但他上次說類似的話,被媒體視為拜登的失言。現在應該很清楚他是認真的。在東京,他強調入侵台灣將是一場與烏克蘭相提並論的災難,他願意阻止,而且會做得更多。
Dean Acheson在 1950 年犯過一個臭名昭彰的錯誤,把南韓排除在美國在亞洲的防禦範圍之外,導致當年稍晚北韓的入侵。拜登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犯下的錯誤則是,讓普丁有太多理由懷疑華盛頓對基輔的承諾的力度。不能夠再重複這些錯誤了。
這將成為與台灣強化軍事關係的基礎。去年,《華爾街日報》爆料稱,數十名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和海軍陸戰隊在台灣執行秘密訓練。這樣的交流應該增長。
美國銷售的小型武器系統,包括刺針導彈、標槍飛彈、小型無人機彈簧刀,在烏克蘭挫敗了俄羅斯勢力,難以瞄準、且易於分散,這些也該在對台軍售中增長。北京會定調稱為挑釁,但這僅僅是自保。關鍵是要提高入侵的成本,即使像習近平這樣的強人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還有兩件事。首先,儘管近期台灣的國防預算有所增長,但與他們所面臨的經濟和軍事威脅相比,仍然低得不可思議。拜登政府應該向台北強調,提高美國公眾在軍事上幫助我們盟友的意願,前提是台灣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
其次,美國的國防開支儘管名義上有所增加,但考量納入通貨膨脹的影響也太低了。在未來十年面對比過去十年更高的衝突風險,海軍卻持續萎縮。拜登可能想以羅斯福新政為榜樣。歷史可能讓他別無選擇,只能以杜魯門和圍堵政策為榜樣。還有更糟糕的可能性。
* 註1:杜魯門總統因在日本投下核彈,結束太平洋的二戰而聞名。
* 註2:作者Bret Stephens 是一位獲得普立茲獎的美國保守派記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